
[harmonic and mild] 和諧委婉
歌曲音調諧婉
和諧婉轉。《新唐書·李嗣真傳》:“金石諧婉,将有大慶。” 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五:“ 章楶 質夫 作《水龍吟》詠楊花,其命意用事,清麗可喜。 東坡 和之,若豪放不入律呂,徐而視之,聲韻諧婉。” 胡適 《<詞選>自序》:“他們隻求音律上的諧婉,不管内容的矛盾。”
諧婉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xié wǎn,主要用于形容言辭、聲音或風格和諧而委婉,具有柔美含蓄的特質。以下從詞典釋義、文學應用及風格特征三方面詳細闡釋:
諧指和諧、協調,婉指委婉、柔順。二字組合後,強調一種既和諧流暢又不失含蓄柔美的表達方式。
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
屬形容詞,多修飾語言、音律、藝術風格等,如“諧婉之音”“辭令諧婉”。
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版)
常見于詩詞評鑒,如宋代婉約派詞風以“諧婉細膩”著稱。晏殊《浣溪沙》中“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一句,語言諧婉而意蘊深長。
來源:《中國文學史》(袁行霈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古樂府詩《孔雀東南飛》描述箜篌音色“十五彈箜篌,諧婉如清泉”,凸顯聲音的柔美婉轉。
來源:《樂府詩選》(餘冠英選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53年)
詞彙 | 側重點 | 示例語境 |
---|---|---|
諧婉 | 和諧中見委婉 | 言辭諧婉,不露鋒芒 |
婉轉 | 含蓄曲折,避免直白 | 歌聲婉轉動人 |
和婉 | 溫和柔順 | 性情和婉,待人親切 |
現代漢語中,“諧婉”多用于文藝評論或正式書面語,如:“她的演講風格諧婉從容,兼具感染力與深度。”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諧婉”融合了形式上的和諧與表達上的委婉,是漢語中描述雅緻語言藝術的重要概念,其應用貫穿古典文學至現代語言實踐。
“諧婉”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形容言辭、音樂或藝術形式的優美與委婉。以下是詳細解釋:
“諧婉”由“諧”與“婉”兩字組成:
音樂與文學
常見于形容歌曲、詩詞的聲韻特點。例如:
語言表達
指言辭含蓄、不直白,如胡適在《詞選》自序中批評某些詞人“隻求音律諧婉,不管内容矛盾”。
總結來看,“諧婉”強調和諧與柔美的結合,常見于藝術評價或文學描寫中。如需更多古籍例證,可參考《新唐書》《曲洧舊聞》等文獻。
暗室不欺班蘭才貌雙全殘凍常理呆愣大連理工大學當真抵刑第一聲帆布床幡麾飛碁非時漿負牆箇侬挂席為門閨愛過橋抽闆好采璜鼎虎躍龍騰見委角鵄揭白駿傑軍壘口出不遜魁酋六疾館亂撺路德甪裡馬牧芒羊滿州裡密禀抛割捧哏辟拂強食靡角前望拳腕衫裙勝妙滲漉時康守雌首禍貪悍天诔天理難容外頭僞論烏布帳五齑無曉夜線溜澥宇心存目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