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命的意思、顯命的詳細解釋
顯命的解釋
對上天旨意或天子诏命的美稱。語本《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晉侯 三辭,從命,曰:‘ 重耳 敢再拜稽首,奉揚天子之丕顯休命。’”《孔子家語·弟子行》:“若逢有德之君,世受顯命,不失厥名。” 三國 魏 曹植 《慶文帝受禅表》:“陛下以明聖之德,受天顯命,良辰即祚,以臨天下。” 金 王若虛 《臣事實辨上》:“ 孫安國 亦謂 皓 罪為逋寇,虐過 辛 癸 ,梟首素旗,不足謝寃魂,而優以顯命仍加寵錫,非伐罪弔民之義。”
詞語分解
- 顯的解釋 顯 (顯) ǎ 露在外面容易看出來:明顯。顯著。顯學(著名的學說或學派)。 表現,露出:顯露。顯示。顯山露水(喻顯示自己,引人注目)。 舊時稱有權勢的或有名聲地位的:顯貴。顯赫。顯要。 敬辭,稱先人:
- 命的解釋 命 ì 動植物的生活能力:生命。救命。逃命。拼命。命脈。性命。相依為命。 迷信認為生來就注定的貧富、壽數等:天命。命相(刵 )。命運(.迷信指生死、貧富和一切遭遇;.喻發展變化的趨向,如“人民一定能掌
專業解析
"顯命"在現代漢語中屬于較為生僻的文言詞彙,其核心含義可從字源和典籍用例兩方面闡釋:
一、字義解析
- 顯(顯):本義為"頭明飾也"(《說文解字》),引申為光明、顯著、顯揚、尊貴之意。在"顯命"中,側重表達尊貴、盛大、彰顯的含義。
- 命:本義為"使也"(《說文解字》),指命令、指派,後引申為天命、命運、使命。在"顯命"中,主要指上天的旨意、重大的任命或使命。
二、詞彙含義
綜合字義,"顯命"指:
- 尊貴而重大的使命或任命:常指上天賦予的、彰顯統治者或重要人物合法性與神聖性的重大責任或旨意。強調其來源(天授)與性質(尊貴、重要)。
- 顯赫的任命或诏命:指由最高統治者(如天子)頒布的、具有極高權威性和公開性的重要命令或封賞。
三、典籍用例與權威釋義
此詞多見于先秦及後世仿古文獻:
- 《尚書》語境:雖未直接組合成詞,但"丕顯"(大顯)常與"天命"連用(如《尚書·康诰》"丕顯考文王"),奠定了"顯"修飾神聖天命的用法基礎。後世"顯命"概念源于此,指彰顯的天命。參考《漢語大詞典》"顯"字條釋義及引《書》例證。
- 《詩經》語境:如《大雅·文王》"有命自天,命此文王",強調天命之顯赫。參考《古代漢語詞典》對"命"的釋義及引《詩》例證。
- 後世仿古用法:在碑銘、诏書或仿古文章中,"顯命"用以指代皇帝的重要任命或封贈,以示尊崇。參考《辭源》(修訂本)對相關詞條的解釋。
四、現代理解
在現代漢語中,"顯命"極少使用。理解時需結合其古典語境,核心在于把握其"尊貴、神聖、重大" 的屬性,常用于描述天授的使命或至高權威的任命。其近義詞可包括"天命"、"重任"、"敕命"等,但"顯命"更強調其顯赫與尊崇的特質。具體釋義可詳查《漢語大詞典》或《王力古漢語字典》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
“顯命”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顯命”指對上天旨意或帝王诏命的美稱,帶有尊崇、褒揚的意味。其中:
- “顯”:意為顯赫、光明,強調旨意的神聖性或權威性;
- “命”:指命令、旨意,多與天命、帝王诏令相關。
2.出處與演變
- 最早來源:出自《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晉文公重耳接受周天子冊封時稱“奉揚天子之丕顯休命”,後簡化為“顯命”。
- 後世用例:
- 三國曹植《慶文帝受禅表》中用“受天顯命”贊美魏文帝即位;
- 金代王若虛在《臣事實辨上》中引用該詞讨論君臣倫理。
3.語境與用法
- 適用對象:多用于正式文書或頌揚性文本,如祭祀、受封、即位等場合。
- 情感色彩:蘊含對天命或皇權的敬畏,常見于曆史文獻與儒家經典。
4.相關延伸
《孔子家語·弟子行》中提到“世受顯命”,表明該詞亦可用于形容家族世代受帝王重用的榮耀。
“顯命”是古代漢語中表達對神聖旨意或帝王權威尊崇的專稱,兼具宗教與政治色彩。如需進一步考證具體文獻用例,可參考《左傳》《曹植集》等原始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擺對半身不遂巉崒超淩趁途弛紊丑八怪次氯酸翠鬓東表二舍耳食之談紡錘佛盤富利負畔拱肩縮背谷草匦函海岸山脈皓衣穢氣胡粵尖兵姜子牙轇轕孑餘屐履間浄域九重圍緝綴克郎球楞頭青斂色屏氣馬蹏美功眉柳眠夢迷愚難解難分攀留軿接牽束日用品善誘少弟慎重石泓殊釋私鹽包沓嬲貪滿佻脫停留長智挺杖瓦合文彰先來涎臉涎皮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