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誅的意思、屠誅的詳細解釋
屠誅的解釋
殺滅。 明 徐渭 《刈圃》詩:“就中拟厥罪,蚊也尤其渠……更番以疊進,安得盡屠誅?”
詞語分解
- 屠的解釋 屠 ú 宰殺牲畜,引申為大量殘殺:屠宰。屠刀。屠戶。屠夫。 * 。屠戮。屠城。屠龍之技(喻高超而不實用的技藝)。 〔屠蘇〕.古書上說的一種草;.草庵;.古代一種酒名。 姓。 筆畫數:; 部首:屍; 筆
- 誅的解釋 誅 (誅) ū 把罪人殺死:害民者誅。誅滅。誅鋤。誅戮。伏誅。 責罰:誅意(不問罪行,隻根據其用心訛定罪狀)。口誅筆伐。 責求:誅求無已(一味索取,沒有止境)。 筆畫數:; 部首:讠;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屠誅”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來源信息解析如下:
基本釋義
- 字面構成:由“屠”和“誅”兩個動詞組成。
- 屠:指大規模宰殺或屠殺,如“屠城”(攻破城池後屠殺居民)。
- 誅:本義為譴責或殺有罪之人,如“口誅筆伐”“害民者誅”。
- 整體含義:合指大規模殺戮或殘忍的屠殺行為,強調暴力性和徹底性。
使用場景
- 曆史或文學描述:多用于形容古代戰争、暴政中的血腥鎮壓,如明代徐渭詩句“安得盡屠誅?”(《刈圃》)。
- 批判性語境:可引申為對殘酷行為的譴責,帶有強烈的道德批判色彩。
補充說明
- 與“誅屠”的區别:雖然兩詞結構相似,但“誅屠”源自《左傳》,更強調“徹底消滅”的決斷性,而“屠誅”更突出殘暴性。
- 現代使用:因語義極端,現代日常使用較少,多見于曆史文獻、文學作品或成語引用中。
例句參考
明·徐渭《刈圃》:“就中拟厥罪,蚊也尤其渠……更番以疊進,安得盡屠誅?”(通過蚊蟲肆虐比喻難以根除的禍患,反問何時能徹底殺滅)。
“屠誅”是一個具象且情感強烈的詞彙,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暴力與批判的雙重内涵。
網絡擴展解釋二
《屠誅》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屠殺和讨伐。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兩個部首,分别是“屍”和“者”。其中,“屍”表示屍骸,指被殺害的人們;“者”表示從事某種行為的人,強調執行這一行為的人。
《屠誅》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用來描述戰争中大規模的殺戮和懲罰敵對方。它通常用來指代對敵方人員進行大規模的屠殺行為,或者對叛亂分子進行嚴厲懲罰。這個詞在曆史上被廣泛使用,其殘酷和血腥的含義令人震驚。
在繁體字中,“屠誅”這個詞的寫法和簡體字一樣,沒有太大的差别。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寫《屠誅》的方式略有不同。例如,在《康熙字典》中,它的寫法為「屠」與「誅」,表示殺害和懲罰。這種寫法突出了對敵人的處罰和報複。
以下是一些使用《屠誅》的例句:
1. 這場戰争中,敵方軍隊對我方屠誅無辜民衆。
2. 英雄們奮起抵抗,最終完成了對叛軍的屠誅。
3. 帝王對反抗者進行殘酷的屠誅,以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
一些和《屠誅》相關的組詞有屠夫、屠刀、罪犯、屠殺、斬首等。這些詞語都與殺害、懲罰和暴力行為有關。
近義詞包括懲罰、處決、殺戮等。這些詞語在某種程度上都與《屠誅》的意思相似,強調對敵對方進行嚴厲懲罰和暴力行為。
反義詞包括寬恕、和解、寬容等。與《屠誅》意思相反,這些詞語強調對敵對方采取寬容、和解的态度,以達到和平和諧的目标。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