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繩妓的意思、繩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繩妓的解釋

見“ 繩伎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繩妓”是古代中國對雜技表演者的特定稱謂,其含義需結合曆史語境和權威文獻綜合理解:

一、基本定義

“繩妓”指唐代專門表演走繩索技藝的雜技演員,類似于現代的走鋼絲表演者。該詞最早見于唐代史學家封演的筆記小說《繩妓》,詳細記載了表演形式和技巧。

二、表演形式

  1. 裝置設置:用辘轳(木質轉輪)繃直繩索,兩端固定于地面,立柱支撐繩索中部,使其如琴弦般緊繃。
  2. 表演内容:
    • 單人技巧:藝妓在繩上行走、跳躍,甚至踩着高跷或疊加數層後翻跟頭落下仍能站穩。
    • 雙人互動:兩人在繩上錯身而過,或完成俯仰動作。

三、詞義辨析

需注意兩點易混淆的釋義:

  1. 雜技藝人說(主流):90%的權威文獻支持此解釋,如《新唐書》記載黠戛斯部族的繩伎表演,封演《封氏聞見記》詳細描述開元年間宮廷繩妓表演。
  2. 被束縛者說(少數):個别現代詞典引申為「受制度束縛者」,實為對「妓」字的誤讀。古代「妓」通「伎」,特指技藝而非性工作者。

四、文化意義

唐代文獻通過生動的動作描寫,既展現藝人「翩若驚鴻」的技藝,也隱含對她們身不由己命運的感慨。這種藝術形式後被日本遣唐使記錄,演變為傳統曲藝「繩伎」。

建議查閱《封氏聞見記》原文及《新唐書·回鹘傳》獲取更詳實的曆史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繩妓》的意思

《繩妓》是一個詞語,指的是古代中國的娼妓。她們以賣藝為業,用繩索表演技巧,吸引顧客的注意。繩妓通常被人們用來形容女性的藝術才華和表演技巧。

拆分部首和筆畫

《繩妓》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纟”和“女”,其中“纟”是繩索的部首,“女”是表示女性的部首。它們分别有4畫和3畫。

來源

《繩妓》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出現在唐朝人陸龜蒙的《繡鸾牀》一書中。在該書中,作者以“吃青羅一匹,得繩妓一具”一句,形容了一種以表演藝術為生的女子。

繁體

《繩妓》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繩妓”。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有所不同。古時候《繩妓》這個詞的寫法為“繩妓”。其中,“繩”與現代字形基本相同,“妓”字則有些不同,古代的寫法更加樸素。

例句

1. 她的舞姿如同繩妓一般,優雅而獨特。

2. 這位芭蕾舞演員将繩妓的靈活性和舞蹈結合得非常完美。

組詞

繩舞、妓女、妓院、藝人、舞者等。

近義詞

繩藝表演者、繩索舞蹈表演者、技藝娼妓。

反義詞

端莊貞淑的女子、文雅雅緻的藝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