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托政的意思、托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托政的解釋

委以政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托政”在現代漢語詞典中并非一個獨立收錄的固定詞條,其含義需結合古漢語語境及構詞法進行解析。根據權威辭書釋義及古代文獻用例,其核心含義可歸納為:

一、字義溯源

  1. “托”:本義為“用手承舉”,引申為“委托、寄托”。《說文解字》釋:“托,寄也。從手,乇聲。” 如《韓非子·初見秦》中“托萬乘之勁韓”即表“依托”之義。
  2. “政”:指“政事、政權”。《說文解字》注:“政,正也。從攴,正聲。” 鄭玄《周禮注疏》釋:“政者,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

二、複合詞解析 “托政”屬動賓結構,常見兩種釋義:

  1. 委托政事

    指君主将國家政務交予他人代理。如《史記·燕召公世家》載:“成王既幼,周公攝政”,其中“攝政”與“托政”義近,均表代行國政。司馬貞《史記索隱》引古注:“托政,猶委政也。”

  2. 寄托政治理想

    引申為将治國理念付諸實踐。如《論語·陽貨》言“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隱含孔子欲“托政”以複興周禮的理想。朱熹《四書章句集注》釋此句為“托政以行道”。

三、現代轉義與同源詞 現代漢語中,“托政”一詞罕用,其概念多由“攝政”(代君主理政)、“輔政”(協助治國)等替代。《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收錄“攝政”詞條,定義為“代君主處理政務”,可視為“托政”的曆時演變結果。

權威參考文獻: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2014)
  2. 鄭玄《周禮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3. 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2014)
  4.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中華書局,2011)
  5.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6)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托政”的詞義,不同來源存在兩種解釋方向,需結合語境和權威性進行區分:

一、成語含義(負面用法)

二、普通詞語解釋(中性含義)

注意:兩種解釋的差異可能源于古今用法或不同語境。查字典等高權威來源(如)更傾向成語的負面含義,而其他來源(如-6)側重字面解釋。實際使用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半點波光鱗鱗伯慮擦抹闡弘大拂搭接大蒙稻柴大前兒地方主義獨孤部風颿奉公克己斧斷俯首貼耳膚訴孤操國馬豪宗豁辟呼嘯薦更交舛繼立金環蛇矜慎矶頭舉家軍心浪仙理至論吏偻句汨羅末堂平昔凄懷傾重旗袍全力以赴阙悮柔膩入物散悶消愁淑靜湯井談過其實亭亭當當頑悖王庭婉順舞池五福餅巫祝詳問鄉下銷黯渫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