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聲訴的意思、聲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聲訴的解釋

[state; tell] 詳細叙述;訴說

聲訴思念之情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聲訴是現代漢語中表示公開表達不滿或冤情的動詞,其釋義與用法可從以下三個角度闡釋:


一、權威詞典釋義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定義:

聲訴指“公開訴說(冤屈或苦衷)”,強調通過言語表達遭受的不公或困境。

示例:

“他向媒體聲訴了公司拖欠工資的行為。”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補充說明:該詞多用于正式場合或尋求公正解決的語境,隱含尋求外界關注或援助的意圖。


二、語義演變與古籍書證

“聲訴”由“聲”(發聲)與“訴”(訴說)複合構成,最早見于明代文獻,表“申辯、陳情”之義:

《明史·刑法志》:

“百姓有冤,許赴通政司或登聞鼓聲訴。”

此處指百姓通過官方渠道申訴冤情,體現其法律訴求屬性。

近代白話文運動中(如魯迅《呐喊》),該詞延續了“公開控訴不公”的語義,成為現代漢語常用詞。


三、近義詞辨析與語用特征

  1. 與“申訴”對比:

    “聲訴”側重公開表達(如向媒體、公衆發聲),而“申訴”特指向權威機構提出正式複核請求(如司法申訴)。

    例:

    “受害者家屬向法院申訴”(法律程式) vs. “受害者家屬向記者聲訴”(輿論呼籲)。

  2. 與“控訴”對比:

    “控訴”語氣更強烈,常指向特定對象的譴責(如“控訴罪行”);“聲訴”更中性,聚焦于陳述自身遭遇。


參考資料: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李行健.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3版).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14.
  3. 張廷玉. 《明史》. 中華書局點校本, 1974.
  4. 符淮青. 《現代漢語詞彙》.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

(注:因古籍及專業詞典無穩定線上鍊接,來源标注紙質文獻信息;《明史》可通過中華書局“中華經典古籍庫”線上驗證。)

網絡擴展解釋

“聲訴”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hēng sù,其核心含義為詳細叙述或訴說,通常用于表達個人的情感、訴求或經曆。以下是具體解析:


基本釋義

  1. 詳細叙述
    指通過語言或文字對某件事進行細緻描述,例如:
    “聲訴思念之情”(、4、5均提到此用法)。

  2. 情感或訴求的表達
    可用于公開或私下場合,如傾訴不滿、願望等。例如:
    “低聲訴說一個願望或精神訴求”(例句)。


延伸用法


與近義詞的區别


使用建議

如需更權威的詞典釋義,可參考漢典或查字典的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報雠八袠匾短殡斂纏障超凡差遜弛懸刺觸慈雨戴頭而來打擊報複黨章琱飾牒籍定武蘭亭地窯斷撲恩赉豐信刮鼻子廣州市谷雨渾元夥長澆湻晶頂警黠具全句子成分開學看語可者來哚爛逸脈發滿州裡明宣磨刓曩代辇上逆度牛行怕不旁羅判例攀鱗附翼前口兒賞率使得守願桃弓荊矢田正提名脫真未入文狸無名之師無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