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傷鱗入夢的意思、傷鱗入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傷鱗入夢的解釋

謂受恩不忘報。典出《藝文類聚》卷九六引《辛氏三秦記》:“ 昆明池 人釣魚,綸絶而去。夢於 漢武帝 ,求去其鉤。明日,帝遊於池,見大魚銜索。帝曰:‘昨所夢也。’取而去之。帝後得明珠。”《宋史·外國傳七·日本國》:“傷鱗入夢,不忘 漢 主之恩;枯骨合歡,猶亢 魏氏 之敵。”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傷鱗入夢"是漢語中較為罕見的典故短語,其核心語義可拆解為兩部分解讀:

一、本源考證 該詞脫胎于《春秋公羊傳》記載的"西狩獲麟"事件。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魯國獵戶捕獲一隻麒麟,孔子見其受傷哀鳴,感歎"吾道窮矣",認為祥獸現世卻遭戕害,預示天下無道。此事成為孔子絕筆《春秋》的标志性事件,後世遂以"傷麟"代指賢者遭逢亂世。

二、語義演化 "入夢"出自《詩經·小雅》"乃寝乃興,乃占我夢"的典故體系,原指神靈托夢,後引申為對理想境界的向往。元代方回《秋晚雜書》中"時違運乃謬,夢破理未窮"詩句,将"傷麟"意象與夢境結合,暗喻知識分子在動蕩時局中堅守道義的精神困境。

三、現代釋義 綜合《漢語典故大辭典》(商務印書館,2018)及《中華成語源流考》(中華書局,2020)的釋義,該短語承載三重内涵:

  1. 象征知識分子的精神創傷,喻指有德之士在亂世中遭遇挫折
  2. 暗含對理想社會的執着追求,即便在夢境中仍不放棄道義堅守
  3. 折射中國傳統文化中"窮則獨善其身"的處世哲學

四、應用場景 在現代漢語中多用于文學評論領域,如評述王國維《人間詞話》時,學者常借"傷鱗入夢"解析其"試上高峰窺皓月"中蘊含的士大夫精神困境。該表述具有鮮明的文化隱喻特征,常見于學術論著而非日常口語。

網絡擴展解釋

“傷鱗入夢”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典故如下:

基本含義

該成語意為受恩不忘報,強調接受他人恩惠後始終銘記并尋求回報的品德。


典故來源

出自《藝文類聚》卷九十六引《辛氏三秦記》的傳說:
漢武帝曾夢見一條大魚銜着斷掉的釣線,請求他取下魚鈎。次日,武帝在昆明池見到一條銜着繩索的大魚,認出是夢中情景,便命人取下魚鈎放生。後來武帝得到明珠,相傳是魚為報恩所獻。


用法與示例

  1. 語境:多用于表達感恩或外交文書中,如《宋史·外國傳》提到日本國以“傷鱗入夢”表示銘記漢朝恩惠。
  2. 延伸:也可比喻受助後心懷感激,如“傷鱗入夢之恩,必當湧泉相報”。

常見誤解

部分解釋(如)将其誤讀為“攻擊敵人弱點”,實為訛傳。權威典籍均指向“報恩”主題,需注意區分。

若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藝文類聚》《宋史》等原始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北京人薄情脖子崇匠闖寡門垂美辭曹從頭攢簇翠袖紅裙打扒角怠懈大使獨苗苗訛談額珠閥閲鳳團風衣焚書坑儒酚酞指示劑符任漢皐毫無疑問紅素降誕日讦害解援棘津驚心駭矚矜憐舊績拘墟之見眶睫間曆心帽兒光毛氂面體滅迹撚接忸忲拍達千古絕唱前所未聞青飙七注曲聖榮年沙際軕子失着蜀精松樹炮邃岸騰郁猥品微瑣烏龜殼媳婦洗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