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商衡周鼎的意思、商衡周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商衡周鼎的解釋

謂 伊尹 和 周公 。 明 朱權 《荊钗記·春科》:“文謨克勤,武烈繼明, 商 衡 周 鼎輝相映。”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商衡周鼎”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與象征意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該成語指代商朝的伊尹和周朝的周公,二者均為中國古代著名的賢臣,象征治世能臣的典範。

二、詞語來源

出自明代朱權《荊钗記·春科》中的文句:“文谟克勤,武烈繼明,商衡周鼎輝相映。”,意指伊尹和周公的功績交相輝映,突顯賢臣對國家的貢獻。

三、象征解析

  1. 商衡:指伊尹輔佐商湯建立政權,象征開創基業的謀略。
  2. 周鼎:周朝以鼎為禮器象征權力,此處借指周公輔政的治國之道,如《左傳》中“周鼎”代表國家正統。

四、文化延伸

鼎在古代不僅是炊器,更是政權與禮制的象征。如“問鼎中原”暗喻争奪政權,“定鼎”指建立王朝。周鼎的禮儀功能與伊尹、周公的治國理念相呼應,體現儒家對賢臣德政的推崇。


該成語通過曆史人物與器物象征,強調賢臣對國家興衰的關鍵作用,常見于贊頌治世能臣或借古喻今的語境中。

網絡擴展解釋二

商衡周鼎

《商衡周鼎》(shāng héng zhōu dǐng)是一個漢字詞語,由三個字組成,包括“商”、“衡”和“周鼎”。

拆分部首和筆畫

“商”字的部首是“口”,總共有四筆;

“衡”字的部首是“行”,總共有十一筆;

“周鼎”中的“周”字的部首是“口”,總共有八筆,“鼎”字的部首是“鼎”,總共有十四筆。

來源和繁體

《商衡周鼎》源于中國古代一件器物的名稱——商衡周鼎。這是一種用于祭祀和儲存食物的青銅器,也是古代君主的權利象征。這個詞語後來引申為發表高論或指導他人的見解。

繁體字中,“商”、“衡”、“周”和“鼎”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的漢字寫法在演變過程中有一些變化。然而,對于《商衡周鼎》中的字,其寫法在古代并無明顯變化。

例句

1. 他發表的演講就像一個《商衡周鼎》,真讓人受益匪淺。

2. 作為一位領導者,你需要有一顆《商衡周鼎》的心,能夠正确引導下屬的工作。

組詞

1. 商學:研究商業活動的學科。

2. 衡量:評估、計算或判斷某些事物的價值或重要性。

3. 周全:全面細緻,沒有遺漏或疏忽。

4. 鼎力支持:全力以赴地支持、幫助或保護。

近義詞

1. 明智:聰明、理智且有判斷力。

2. 言之有物:言辭具體、有實際内容。

3. 深思熟慮:經過準确思考和考慮。

反義詞

1. 言之不準:言辭模糊、沒有具體内容。

2. 草率從事:輕率決定、缺乏思考。

3. 不明智:愚蠢、缺乏判斷力。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