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筆管的意思、筆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筆管的解釋

筆杆。《初學記》卷二一引 晉 王羲之 《筆經》:“昔人或以瑠璃象牙為筆管,麗飾則有之,然筆須輕便,重則躓矣。”《說郛》卷七三引 唐 盧言 《雜說》:“有人於筆管上刻《從軍行》,人馬毛髮皆備,雲用鼠牙刻。”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鵲上梁》:“見二鵲構巢,共銜一木,大如筆管,長尺餘。”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筆管是傳統書寫工具的核心構件,指毛筆或鋼筆的握持部分。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四方面:

一、結構解析 筆管為圓柱形中空管狀結構,材質包含竹、木、金屬等。《漢語大字典》記載,古代毛筆多用湘妃竹、紫檀木制作,現代鋼筆常見金屬與樹脂複合材料。管體長度通常為15-18厘米,直徑0.8-1.2厘米,符合人體工學設計。

二、曆史演變 甲骨文時期已出現刻字竹籤雛形,漢代《說文解字》明确記載"筆,所以書也。楚謂之聿,吳謂之不律,燕謂之弗"。唐代毛筆工藝成熟,筆管出現雕漆、螺钿等裝飾工藝,相關記載見于《考工記》。

三、文化内涵 《中國文房四寶辭典》指出,筆管承載着"文以載道"的象征意義:竹制筆管代表文人氣節,玉制筆管象征君子之德。曆代文人常在筆管镌刻詩句,如故宮博物院藏明代青玉雕龍紋管,刻有"鐵畫銀鈎"字樣。

四、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應用詞典》收錄當代擴展用法,電子筆的握持部位仍沿用"筆管"稱謂。工業設計領域将符合ISO 11540标準的兒童筆管直徑限定為7-11毫米,确保握持舒適度。

網絡擴展解釋

“筆管”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1. 基本詞義:筆杆

    • 指書寫工具(如毛筆、鋼筆)的手持部分,通常為圓柱形管狀結構。古代文獻中常提及不同材質的筆管,如晉代王羲之在《筆經》中提到“瑠璃象牙為筆管”,唐代《雲仙雜記》也記載了用松枝制作筆管的例子。
  2. 引申含義:布依族樂器

    • 指布依族傳統吹奏樂器,因形似毛筆管得名。其竹制管身長約55厘米,一端有簧片,另一端接小喇叭,多用于獨奏或民歌伴奏,流行于貴州地區。

其他用法如“筆管裙”等屬于特定搭配,非核心詞義。若需進一步了解樂器結構或曆史文獻例證,可參考漢典、搜狗百科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八角半照抱布貿絲包貢笨漢博濟怖懾草薙禽獮谄辭辰角傳集蔥綠蹙攏村莊淡漠彫缋地戶多多許泛辭飛潛動植膏雨搆釁鼓架部孤家寡人邯鄲虱喉鳴琥珀糖教坊絶甘軍制離合器理議禮院路見不平,拔劍相助埋天怨地衊染敏括惱恨恨衾寒枕冷軟弱無能若光桑枲傷殒時範石浮首事順孝瑣語跳貓子體薦踢弄萬石瓦瓶五勢侮手項鍊小言檄籴齛齧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