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笨牛的意思、笨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笨牛的解釋

罵人愚笨如牛。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劫寶》:“好個笨牛,到這時候還不見機。” 魯迅 《華蓋集·十四年的“讀經”》:“隻有幾個胡塗透頂的笨牛,真會誠心誠意地來主張讀經。”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笨牛在漢語中為複合詞,由形容詞“笨”與名詞“牛”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指代行動遲緩、思維遲鈍或缺乏靈性的人或動物。以下為分層釋義:


一、基礎釋義

  1. 字面本義

    指行動笨拙、反應遲緩的牛。牛在傳統文化中象征勤勞,但“笨”字疊加後強調其遲鈍特質。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76頁。

  2. 比喻引申義

    喻指人思維僵化、處事呆闆,或學習能力低下。常見于口語批評,如“他做事像頭笨牛”。

    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第1228頁。


二、語源與用法分析


三、方言與地域差異


四、權威用例

  1. 文學實例

    老舍《四世同堂》:“他覺得自己像一頭笨牛,明明看見鞭影,卻不知往哪裡躲。”

    來源:老舍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年。

  2. 語言學界定

    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将“笨牛”歸類為“偏正式複合名詞”,注釋為“喻指愚笨之人,多含貶義”。

    來源:呂叔湘文集,商務印書館,2004年,第92頁。


五、現代使用場景

網絡擴展解釋

“笨牛”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笨牛”指罵人愚笨如牛,強調被形容者反應遲鈍、思維不靈活,帶有貶義色彩。該詞由“笨”(理解力差、不聰明)和“牛”(傳統認知中行動遲緩的動物)組合而成,通過比喻強化貶義效果。

二、詞源與用法

  1. 曆史文獻引用
    清代孔尚任在《桃花扇·劫寶》中寫道:“好個笨牛,到這時候還不見機。”魯迅也在《華蓋集》中批評盲目讀經者為“笨牛”。
  2. 現代語境
    多用于口語或文學創作中,形容人缺乏機敏或處事呆闆,例如:“他像頭笨牛,半天想不出解決辦法。”

三、延伸含義

部分非權威解釋提到,因牛具有“任勞任怨”的特性,該詞偶爾也用于調侃忠厚但不夠機靈的人(如、6),但此用法較為少見且非主流。

四、相關詞彙

若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古籍原文,可參考《桃花扇》及魯迅作品(來源、4)。

别人正在浏覽...

昂然而入敗本貝編兵質布子滄州酒成城斷金辰晷愁坐創痛詞向磪嵬敵人放辟淫侈煩惱障鋒劍感蕩挂累冠絕駭人聽聞寒林筍出皇邸胡梳檢計健碩蛟篆家庭出身解綁晶耀旌旐盡忠報國舊話重提鞠躬盡瘁珂聲老根離咎六尊緑柱玉木丸蹑凫拟規畫圓派調旁說清勤全履帶車散參山蔥閃身山嶽聖道螫搏使氣虱蠅坦克文曲星五供遐策響亮銜佩宵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