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的意思、人體的詳細解釋
人體的解釋
[human body] 人的肉體
人體解剖圖譜
詳細解釋
人的身體。《後漢書·方術傳·華佗》:“ 佗 語 普 曰:‘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耳。’” 南朝 梁 沉約 《難範缜<神滅論>》:“又雲,人體是一,故神不得二。”
詞語分解
- 人的解釋 人 é 由類人猿進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進行勞動、并能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動物:人類。 别人,他人:“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待人熱誠。 人的品質、性情、名譽:丢人,文如其人。 己我 筆畫數:; 部首
- 體的解釋 體 (體) ǐ 人、動物的全身:身體。體重。體溫。體質。體征(醫生在檢查病人時所發現的異常變化)。體能。體貌。體魄(體格和精力)。體育。體無完膚。 身體的一部分:四體。五體投地。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
專業解析
人體的漢語詞典釋義與科學内涵
一、核心定義
人體(rén tǐ)指人的生理構造整體,包含骨骼、肌肉、器官等系統,是生命活動的物質載體。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人體即“人的身體”,強調其生物屬性與結構統一性。
- 《辭海》(第七版):定義為“自然界中最高級的生命體”,突出其機能複雜性與意識獨特性。
二、語素解析
- 人(rén):
指具有高級思維、語言能力和社會性的智慧生物,區别于其他動物。
- 體(tǐ):
泛指生物形态結構,引申為物質存在的整體形式。
三、科學視角的延伸釋義
人體作為生物學研究對象,具有以下特征:
- 系統性:由運動、循環、神經等九大系統協同運作(參考《人體解剖學》)。
- 動态平衡:通過代謝維持内環境穩定,如體溫調節、酸堿平衡。
- 遺傳與進化:基因承載遺傳信息,形态適應環境演化(來源:NIH人體基因組計劃)。
四、文化與社會隱喻
在漢語文化中,“人體”常承載象征意義:
- 藝術領域:代表自然美與創造力(如中國傳統人物畫)。
- 哲學範疇:被視為“天人合一”思想的微觀體現(《黃帝内經》)。
權威參考文獻: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ISBN 978-7-100-12450-8。
- 《辭海》(第七版),上海辭書出版社,ISBN 978-7-5326-5352-6。
-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人體解剖學基礎指南。
- 《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人民衛生出版社,ISBN 978-7-117-24563-0。
(注:線上資源鍊接需确保可訪問性,建議優先引用學術機構或權威出版物的官方頁面。)
網絡擴展解釋
“人體”指人類完整的生物體結構,是生命活動的基礎。以下是其核心含義的解析:
-
生物結構層面
- 由約37萬億個細胞組成,分為200餘種類型,構成組織、器官和系統。例如:上皮組織保護體表,神經組織傳遞信號。
-
功能系統
包含9大協同系統:
- 運動系統(骨骼與肌肉)
- 循環系統(心髒與血管)
- 神經系統(大腦與神經元)
- 消化系統(胃腸分解營養)
- 呼吸系統(肺進行氣體交換)
- 泌尿系統(腎髒過濾廢物)
- 生殖系統(繁衍後代)
- 内分泌系統(激素調節)
- 免疫系統(防禦病原體)
-
物質構成
主要元素占比:
$$氧(65%) > 碳(18%) > 氫(10%) > 氮(3%)$$
水占體重約60-70%,蛋白質占幹重45%。
-
動态平衡
通過新陳代謝維持穩态,如體溫恒定在36.5-37℃(健康成人),血糖濃度穩定在3.9-6.1mmol/L。
該詞常用于醫學、生物學、藝術解剖等領域,既指物理實體,也隱喻生命奧秘(如“人體是精密的儀器”)。理解人體結構對健康管理、疾病預防具有重要意義。
别人正在浏覽...
安靜蔔旦不賢補轉恻怛褫散垂頭喪氣賜蟒大辂大統曆調蹇疊巘遁荒敦說阨室伐山飛球風彩附郭拂手幹贶羹藜含糗句萌怪力花判花腥精審饋赆梁肉連踵力透紙背梅花信凝網飄翥披褐貧道廧夫乾構僑松七...八...奇花異卉清間情恕理遣耆訓歧義凄悅确有驅烏删除山積波委山向紗線聖良守株待兔蜀繡送駕通信地址土铛襲常析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