鈔局的意思、鈔局的詳細解釋
鈔局的解釋
明 初戶部所設的印鈔官署。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一:“ 賈鼐 以典史中狀元,人皆知之。 洪武 辛未,榜眼 吳言信 , 福建 邵武 人也,以鈔局副使中,人多未之知也。”
詞語分解
- 鈔的解釋 鈔 (鈔) ā 同“抄”。 紙币:鈔票。現鈔。兌換外鈔。 筆畫數:; 部首:钅; 筆順編號:
- 局的解釋 局 ú 部分:局部。局麻(局部麻醉)。 機關及團體組織分工辦事的單位:教育局。 某些商店的名稱:書局。 棋盤:棋局。 下棋或其他比賽進行一次:下了一局棋。 着棋的形勢,喻事情的形勢、情況:時局。大局。
網絡擴展解釋
“鈔局”是明代初期戶部下設的專司印鈔的官方機構,其詳細解釋如下:
1.基本定義
鈔局是明初(如洪武年間)由戶部設立的印鈔官署,主要職能是管理紙币的印制與發行。其名稱中的“鈔”指紙币,“局”則為官方機構的代稱。
2.曆史背景與實例
根據清代劉獻廷《廣陽雜記》記載,洪武二十四年(辛未年,1391年),榜眼吳言信曾以“鈔局副使”身份中第,表明鈔局在明初已實際運作,且官員可由此途徑參與科舉。
3.職能與地位
作為中央財政的一部分,鈔局負責官方紙币(如“大明寶鈔”)的印制和流通管理,直接隸屬戶部,反映了明代初期對貨币體系的集中管控。
4.文獻依據
除《廣陽雜記》外,相關史料和現代詞典(如《漢語大詞典》)均收錄該詞,進一步佐證其曆史存在性。
5.其他說明
需注意,部分資料(如)誤将鈔局與崇祯時期關聯,實為明初機構,需以權威史料為準。
鈔局是明代早期重要的財政機構,其設置體現了朝廷對貨币發行的直接控制,且在官員選拔中具有一定影響。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明史·職官志》或經濟史相關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鈔局》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鈔局(chāo jú)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由國家或政府設立的管理貨币發行和兌換的機構,一般指銀行或貨币發行機構。在中國,鈔局一詞常常用來指代中國人民銀行,也是中國的中央銀行。
拆分部首和筆畫
《鈔局》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钅(金),筆畫數為12畫。
來源和繁體
《鈔局》一詞源自古代漢語,最早的出處可以追溯到《周禮·注釋》中。繁體字的寫法為「鈔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鈔局」多采用類似「鈔局」的寫法,也有一些變體寫法,如「銚局」,都指代貨币發行和兌換的機構。
例句
1. 我需要去鈔局換一些新版人民币。
2. 鈔局對于國家金融體系的穩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 組詞:鈔票、鈔彙、鈔箱
- 近義詞:銀行、金庫、貨币發行部門
- 反義詞:貸款機構、非銀行金融機構、非法金融機構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