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arly to rise and late to bed] 早起晚睡,形容終日勤勉辛苦
起得早,睡得睌。形容人的辛苦、勤勞。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六:“咱們命苦的人,起早貪黑,翻土拉塊,吃柳樹葉子。” 李德複 《典型報告》:“這樣起早貪黑地一共幹了九天九夜。”亦作“ 起早摸黑 ”。《中國歌謠資料·送軍糧》:“天還沒有亮,起早摸黑趕着上前方。”
“起早貪黑”是漢語成語,形容人辛勤勞動或勤奮工作的狀态,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指“起得早,睡得晚”,形容人為了工作或目标不辭辛勞、日夜操勞。其核心含義是強調勤奮和吃苦耐勞的精神。
出處與例句
該成語出自周立波的小說《暴風驟雨》第一部,原文為:“頭年給你幹一整年活,沖風冒雨,起早貪黑的。”。現代例句如:“農民們起早貪黑地耕作,隻為豐收季節的回報。”
語法與用法
近義詞與反義詞
延伸信息
英文可譯為“early to rise and late to bed”。該成語多用于描述體力勞動者(如農民、工人)或為理想拼搏的人群,體現對辛勤付出的敬意。
若需更多例句或文化背景,可參考《暴風驟雨》原著或權威詞典進一步了解。
《起早貪黑》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早起晚睡,勤奮努力工作。它由兩個詞組成,起早和貪黑。
起早的部首是走,筆畫數是7;貪黑的部首是貝,筆畫數是7。總計14個筆畫。
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古人認為,起早可以拓寬時間,提前行動可以獲得更多的機會和收獲。而貪黑則表示晚上工作到深夜,具有專心、毅力的品質。
在繁體字中,起早貪黑的寫法是「起早貪黑」。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起早貪黑的寫法稍有不同。起早的寫法是「鵂早」,而貪黑的寫法是「貪黑」。
這個成語可以用在不同的句子中,例如:他每天都起早貪黑地工作,從不懈怠。
一些組詞中也包含了起早貪黑,例如:夜以繼日、任勞任怨等。
與起早貪黑意思相近的成語有:夜以繼日、廢寝忘食、日晏霜寒等。
與起早貪黑意思相反的成語有:悠閑自在、遊手好閑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