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韶箾的意思、韶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韶箾的解釋

舜 樂名。《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見舞《韶箾》者。” 杜預 注:“ 舜 樂。” 孔穎達 疏:“ 杜 不解‘箾’義,‘箾’即‘簫’也。《尚書》曰:‘《簫韶》九成,鳳皇來儀。’此雲《韶箾》,即彼《簫韶》是也。 孔安國 雲:言簫,見細器之備也。蓋《韶》樂兼簫為名,簫字或上或下耳。” 漢 馬融 《長笛賦》:“上拟法於《韶箾》《南籥》。”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韶箾”是中國古代樂舞名稱,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韶箾(拼音:sháo xiāo)是舜帝時期的樂舞名稱,又稱“韶樂”或“箫韶”。其名稱中的“箾”通“箫”,指以排箫為主要演奏樂器的樂舞。

二、曆史記載

  1. 文獻來源
    《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記載吳國季劄在魯國觀看《韶箾》後贊歎“德至矣哉”,而孔子在齊國聽聞此樂後,更是“三月不知肉味”,稱其“盡善盡美”。
    《尚書》中提到的“箫韶九成,鳳皇來儀”即指此樂舞。

  2. 名稱演變
    “韶箾”與“箫韶”實為同一樂舞的不同表述,因演奏時以排箫為主要樂器而得名。

三、文化意義

四、相關辨析

需注意與“韶濩”(商湯時期的樂舞)區分,二者雖同為古樂,但時代和内涵不同。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左傳》《尚書》等古籍或權威曆史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韶箾:一個古老的詞彙

韶箾(sháo xiāo)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它指的是特别美好的事物或良好的狀态。在古代,這個詞常用來形容美好的音樂、美麗的景色、優美的舞蹈以及和諧的氛圍。

拆分部首和筆畫:韶箾由兩個部首組成,其中“韋”是左邊的部首,表示與皮質有關;“竹”是右邊的部首,表示與竹子有關。韶箾的總筆畫數為16畫。

來源:韶箾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尚書·周書·韶代》的記載中。在古代,韶指的是音樂、樂器,箾指的是礙事物向下撤離。後來這個詞的含義逐漸擴展,引申為一種非常美好的事物。

繁體寫法:韶箾的繁體寫法為「韶簫」。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的寫法中,韶箾的寫法稍有不同。例如,韶箾的古代寫法「韶韶簛簫」中的「韶」由兩個重複的韶組成,表達了一種音樂的旋律美好;「簛」用來表示竹子制成的箫,凸顯了音樂的舒緩和優雅。

例句:他的演奏真是韶箾歡快,讓人陶醉其中。

組詞:韶影(指美麗的景色),箾音(指美妙的音樂)。

近義詞:韶麗、韶美(都用來形容美好的事物)。

反義詞:凄涼、荒涼(表示不美好的事物或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