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rust]
(2) 被氧化
機器不用時要塗油,以免生鏽
(3) 變成遲鈍的、緩慢的或被損壞的狀态,特别是由于不活動、不使用或時間過久所緻
腦子生鏽
銅鐵等金屬的表面發生氧化現象。《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八回:“各人扛着一枝已經生銹的洋槍,迎面走來。”
“生鏽”指金屬(尤其是鐵或鋼)因氧化反應而在表面形成腐蝕産物的現象。以下是詳細解釋:
化學本質
生鏽是金屬鐵與氧氣、水發生化學反應的過程,最終生成氧化鐵(Fe₂O₃·nH₂O),呈現紅褐色疏松多孔結構。反應可簡化為:
$$4Fe + 3O_2 + 6H_2O → 4Fe(OH)_3$$
$$2Fe(OH)_3 → Fe_2O_3·nH_2O + 3H_2O$$
發生條件
影響與危害
常見示例
防護方法
注:鋁等金屬雖會氧化,但生成的氧化鋁(Al₂O₃)結構緻密,能阻止進一步腐蝕,因此不稱為“生鏽”。
生鏽是指金屬表面因接觸空氣或水分,産生氧化反應而産生的一層鐵氧化物。通常,生鏽會導緻金屬表面變得粗糙、腐蝕、失去光澤,并可能降低金屬的強度和耐久性。
生鏽這個詞組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它們的拆分部首分别為“生”和“钅”(鏽的上部分)。在筆畫方面,“生”有5畫,“鏽”有15畫。
生鏽這個詞最早出現于《荀子·勸學》一書中。它的意思是指金屬氧化的現象,後來逐漸引申為一切物體因長時間無人使用而逐漸腐蝕、變差的現象。
生鏽的繁體字為「生銹」。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生鏽的「生」字曾以「⿱⺥生」的方式書寫,而「鏽」字則以「⿱金秀」的方式書寫。
1. 這把刀已經生鏽了很久,需要進行清洗和保養。
2. 由于長期暴露在潮濕環境中,金屬門鎖開始出現生鏽的迹象。
生鏽的動詞形式為「生鏽」,名詞形式為「鏽蝕」。一些相關的組詞包括:
1. 防鏽:指采取措施避免金屬生鏽。
2. 鋼鏽:指鋼鐵表面所産生的鐵鏽。
3. 生鏽劑:指促使金屬表面産生生鏽的化學物質。
生鏽的近義詞包括:腐蝕、鏽化。
生鏽的反義詞為:新鮮、光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