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青袍禦史的意思、青袍禦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青袍禦史的解釋

指帶禦史銜的幕官。 唐 李商隱 《天平座中呈令狐令公》詩:“白足禪僧思敗道,青袍禦史拟休官。” 馮浩 箋注:“《唐六典》:袍制有五,一曰青袍。按:幕官帶禦史銜者。” 沉厚塽 輯評:“本篇所謂青袍禦史,當指幕官帶禦史銜者。”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青袍禦史是唐代對監察禦史的别稱,源于其官服顔色制度。唐代官員品級與服色有嚴格對應:八品、九品官員着青色官袍。監察禦史雖為中央監察機構的重要職位,但品級僅為正八品下,故按規定身穿青色袍服,民間因此以“青袍禦史”代稱此職。

詳細釋義與背景:

  1. 官職性質

    監察禦史隸屬禦史台,負責“分察百僚,巡按州縣”,掌管地方官吏監察、刑獄案件複核等,雖品階不高但職權廣泛,可直達天聽。

  2. 服色象征

    唐代服色制度中,青袍代表低階官員。《舊唐書·輿服志》明确記載:“八品、九品服青”,其青色為靛藍染制的深青色(或稱“绀色”),區别于高階的绯、紫。

  3. 文學印證

    唐代詩人杜牧《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詩雲:“青袍禦史拟休官”,即以“青袍”暗指監察禦史的卑微品秩,反映其品低權重的特殊地位。

權威來源參考:

結論:“青袍禦史”是唐代監察禦史的俗稱,既體現其八品官階的服色特征,亦折射出該職位“以卑督尊”的監察制度特色,成為唐代政治文化中的典型符號。

網絡擴展解釋

“青袍禦史”是一個曆史詞彙,其含義和背景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指帶有禦史頭銜的幕府官員。這類官員雖在地方或幕府任職,但因身兼禦史銜,具有一定監察權,常被稱作“青袍禦史”。

二、曆史背景與出處

  1. 唐代起源
    該詞最早見于唐代李商隱的《天平座中呈令狐令公》詩:“白足禪僧思敗道,青袍禦史拟休官。”。詩中“青袍禦史”即指幕官帶禦史銜者,反映了唐代監察體系的特點。
  2. 服飾象征
    “青袍”可能與唐代官員服色制度相關,低級官員常着青袍,而禦史作為監察官,品級雖不高但職權特殊,故以服飾代指身份。

三、職能關聯

禦史在古代主要負責監察百官、彈劾不法行為(參考禦史職能演變)。而“青袍禦史”作為幕官兼禦史銜者,可能承擔地方監察與行政輔助的雙重職責,體現了古代監察制度與地方治理的結合。

四、常見誤解

部分資料誤将其解釋為“清朝高級禦史”,但結合詩文出處及多數辭書定義,該詞更早出現于唐代,且特指幕官帶銜的情況。

别人正在浏覽...

闇忽凹透鏡白平兵災茀茀博沽曹務腸穿孔晨衣抽樣檢驗愁雲璁珩欑羅耽心大肉打聽詄蕩冬榮法律制裁仿宋字風快扶憑福飨感私高齒屐閣臣庚帖恭筆候火幌漾圜流積羽沉舟巨川材開信開足看看酷吏臨柴領喏門第面布鳴葭冥郁盤查披袍浦溇淺水企劃輕僞曲柄鵲黑若離若即掃地無餘神鬼莫測聖治沈圍使副推推搡搡屠門大嚼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