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官印。古代以青囊盛印,故稱。 宋 徐積 《俊老行送林次中赴都司》詩:“黃金龍節青囊印,赤帷熊乘朱斑輪。” 宋 徐積 《和路朝奉新居》之十:“家中但乏青囊印,坐處便看黃卷書。”
“青囊印”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及解釋如下:
青囊印指古代官員的印章,因存放于青色布袋(青囊)中而得名。這一稱謂源于古代官印的存放習慣,體現了傳統禮儀中對印章的重視。
青囊:
印:
宋代詩詞中多次出現該詞,例如:
如果需要進一步探讨相關典故或用法,可提供具體語境以便補充說明。
《青囊印》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謀事的計策、機密等寫在小張紙片上,然後收藏在青布囊内,以便保存。
《青囊印》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四個部首,分别是青、囗、卩、卩。整個詞語由12個筆畫組成。
《青囊印》最早出現在《詩經·衛風·碩人》一篇中,描寫了當時商代蔔筮祝禱的儀式。後來,這個詞在曆史上逐漸演化為指代記錄重要事項或機密的方法。
《青囊印》的繁體字是「青囊印」。
古時候,漢字《青囊印》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它的寫法為「靑囊印」。
他把重要的機密都記錄在青囊印上。
青囊、印信、印章。
密劄、機密、秘籍。
公開、透明。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