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倒側的意思、倒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倒側的解釋

向一旁偏倒。 唐 韓愈 《南山詩》:“緜聯窮俯視,倒側困清漚。” 唐 盧仝 《月蝕詩》:“紅鱗燄鳥燒口快,翎鬣倒側聲醆鄒。”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倒側是漢語中描述物體或人體因失去平衡而向一側傾斜的動詞短語,具有動态的空間位移特征。該詞最早可追溯至唐代杜甫《秋日夔府詠懷》中“倒側荷翻水”的詩句,描繪荷葉受外力影響翻覆的動态場景。

從語義結構看,“倒”指物體由直立轉為橫卧狀态,“側”強調方向性,二者組合後形成偏正結構,表示向特定方向傾斜的動作過程。《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将其定義為“物體因重心偏移導緻的非正常傾斜狀态”,特指非主觀控制的失衡現象。

在古漢語語料庫中,“倒側”常與自然現象搭配,如《酉陽雜俎》載“樹影倒側”描述月光下樹影傾斜的光學現象。現代用法延伸至醫學領域,《中醫診斷學》用“肢體倒側”指代中風患者的體位異常。需注意該詞與“傾倒”“歪斜”的近義詞區别:前者強調瞬時動作,後者多指持續狀态。

參考文獻

  1. 蕭滌非《杜甫詩選注》,人民文學出版社
  2.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
  3. 李時珍《本草綱目》校注本,中華書局

網絡擴展解釋

“倒側”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dǎo cè,其基本含義為向一旁偏倒,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指物體或人因失去平衡而傾斜、倒下,常用于描述物理狀态的改變。


詳細解釋

  1. 字面意義
    表示物體或身體向一側傾斜、傾倒。例如唐代韓愈《南山詩》中“緜聯窮俯視,倒側困清漚”,形容山勢連綿俯視時仿佛倒向水面的狀态。

  2. 引申用法
    也可比喻事物或局勢發生傾斜、逆轉。如盧仝《月蝕詩》中“翎鬣倒側聲盞鄒”,借鳥羽倒側形容聲音的急促變化。


使用場景


相關引用


如需更多例句或完整出處,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百封本缺弁栗避弄駁犀乘甲乘其不備稱責癡長赤角出謀劃策燈漏法台傅父浮食根牟關閡官稅刿心刳肺貴珍果谷華嶽繪卷回陽诨詞剪輯犗餌界行吉服靜落開號狂烈哭號枯顆枯臞摟溝子律科綠蔭艨艟谧如嫩蘂毗聯恰方遷虜遣戍傾酤窮壤棨信日津擅國十半疏躍聳峭偷活吐緑微指無頭無尾遐甿鹹擢瞎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