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囚的意思、楚囚的詳細解釋
楚囚的解釋
[a person in predicament] 本指春秋時被俘到晉國的楚國人鐘儀,後用來借指被囚禁的人,也比喻處境窘迫、無計可施的人
已擯憂患尋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獄中詩》
楚囚對泣
詳細解釋
《左傳·成公九年》:“ 晉侯 觀於軍府,見 鐘儀 。問之曰:‘南冠而縶者,誰也?’有司對曰:‘ 鄭 人所獻 楚 囚也。’”本指被俘的 楚國 人。後借指處境窘迫無計可施者。 唐 王昌齡 《箜篌引》:“九族分離作 楚 囚,深溪寂寞絃苦幽,草木悲感聲颼颼。” 明 梁辰魚 《浣紗記·談義》:“堪笑流離一 楚 囚,蕭蕭空自佩 吳 鉤。” 清 孫枝蔚 《金山》詩:“此間風物異,無那客心愁。身世殊 張祐 ,歌吟類 楚 囚。”
詞語分解
- 楚的解釋 楚 ǔ 落葉灌木,鮮葉可入藥。枝幹堅勁,可以做杖。亦稱“牡荊”。 古代的刑杖,或學校撲責學生的小杖:捶楚。夏楚。楚掠(拷打)。楚撻(拷打)。 中國春秋時國名:楚天(楚地的天空。因楚在南方,亦泛指南方天
- 囚的解釋 囚 ú 拘禁:囚禁。囚車。囚牢。 被拘禁的人:囚犯。囚徒。死囚。囚首垢面。 筆畫數:; 部首:囗;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楚囚”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析:
一、詞源與典故
該詞最早出自《左傳·成公九年》。春秋時期,楚國鄖公鐘儀在戰争中被鄭國俘虜,後被獻給晉國。晉侯見其頭戴南冠(楚國特色冠飾),仍保持氣節彈奏楚樂,感歎其不忘故國,稱他為“楚囚”。
二、本義與引申義
- 本義:特指被俘的楚國人鐘儀,後泛指被囚禁的戰俘或囚犯。
- 引申義:
- 處境窘迫者:比喻陷入困境、無計可施的人,如《晉書》中“何至作楚囚相對耶”;
- 氣節象征:因鐘儀被囚仍保持氣節,後世也用于形容雖處逆境仍堅守信念者,如文天祥《正氣歌》“楚囚纓其冠”。
三、文學化應用
在詩詞中常作為典故增強意境:
- 唐代趙嘏“鲈魚正美不歸去,空戴南冠學楚囚”表達思鄉之情;
- 近代恽代英《獄中詩》“留得豪情作楚囚”彰顯革命氣節。
四、相關成語
衍生出“楚囚對泣”等成語,形容困境中相對哀歎的場景,如《世說新語》記載東晉士大夫面對山河破碎時的悲歎。
注:以上解析綜合了《漢典》《左傳》等古籍及近現代文學用例,完整典故可參考《左傳·成公九年》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嗨!《楚囚》這個詞是指被囚禁在楚國的人。拆分部首是“楚”和“囚”,其中“楚”的部首是“木”,表示與樹木相關,而“囚”的部首是“囚”,表示與囚禁、關押相關。筆畫方面,“楚”有11畫,“囚”有7畫。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楚國的曆史,楚國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國家,存在于今天的湖北、湖南等地區。在繁體字中,“楚囚”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但對于《楚囚》這個詞,其古代寫法與現代寫法基本相同。關于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的内容,請你給我提供一些具體的相關背景或詳細要求,我會盡快為你提供相關信息。謝謝!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