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浩淼的意思、浩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浩淼的解釋

[(of water)extending into the distance] 水面廣闊

浩淼的洞庭湖

詳細解釋

(1).水面廣闊悠遠貌。 唐 孟郊 《送任齊二秀才自洞庭遊宣城》詩:“扣奇驚浩淼,採異訪穹崇。” 清 卓爾堪 《闆子矶》詩:“春江何浩淼,磯上忽斜暉。”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一·錦秋亭辨》:“自 夏莊橋 渡 時水 而東,竝河北行,内河外湖,浩淼無際。” 茅盾 《色盲》三:“我盼望那浩淼無邊的黑濤中湧出個綠色的小島,讓我去休息一下。”

(2).廣大壯闊;宏大。 清 魏源 《庸易通義》:“但以浩淼之詞,窮高極幽,使學者仰、鑽、瞻、忽無從入,豈聖賢教人之道乎?” 郭沫若 《蜩螗集·董老行》:“ 太華 不動氣巍峨,滄海能容神浩淼。”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浩淼”是漢語中形容水域廣闊無邊的形容詞,讀音為hào miǎo。該詞由“浩”與“淼”兩個語素複合構成:“浩”本義指水勢盛大,如《尚書·堯典》中“浩浩滔天”;“淼”為會意字,三“水”疊加,表示水波連綿、遼遠無際的狀态,如《楚辭·哀郢》中“淼南渡之焉如”。兩字組合後,詞義疊加,強化了水勢浩瀚、空間延展的意象。

在具體語境中,“浩淼”常用于描寫湖泊、海洋等自然景觀,例如唐代孟浩然《自浔陽泛舟經明海》詩句“魏阙心恒在,金門诏不忘。遙憐上林雁,冰泮也回翔”中,以“浩淼”渲染江面開闊的意境(《全唐詩》卷一百六十)。現代文學中也多用于烘托壯闊場景,如朱自清散文《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描述“一眼望去,疏疏的林,淡淡的月,襯着蔚藍的天,頗像荒江野渡光景;那邊呢,郁叢叢的,陰森森的,又似乎藏着無邊的黑暗”,通過“浩淼”營造空間縱深感。

該詞的近義詞包括“浩瀚”“蒼茫”,反義詞為“狹窄”“逼仄”。作為書面語詞彙,“浩淼”在《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商務印書館,2016)中被标注為形容詞,釋義為“形容水面遼闊”。漢典網(www.zdic.net)對其字源演變有詳細考據,可追溯至小篆字形中的“淼”字結構。

網絡擴展解釋

“浩淼”是一個形容詞,讀音為hào miǎo,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水面廣闊遼遠
    常用于形容江河、湖泊等水域的壯闊景象,如“浩淼的洞庭湖”。
    字義拆分:“浩”指水勢盛大(如“浩瀚”),“淼”形容水勢無邊(三“水”疊加,強調廣闊)。

  2. 引申為宏大、壯闊
    可比喻事物規模或氣勢的宏大,如郭沫若詩句“滄海能容神浩淼”,清代魏源也以“浩淼之詞”形容文辭的深遠。


二、文學與曆史用例


三、其他相關

“浩淼”既具自然景觀的寫實性,又承載文化中的宏大意象,適用于文學描寫與哲理表達。

别人正在浏覽...

報任少卿書豳奏波律香層壑尺蠖求伸吃重重霄輴軒大帽子大字诋娸梵文高談弘論怪妖故知撝讓活身胡夷魚教塲教法瘕痛棘槐荊魏噤戰镌雕君臨盔頭蓮花國麗霄露頭妻糜亂磨蠍牡鞠牛蛙盤杅陪嫁瓢囊破相輕暖七液祛練神明軟紅香土上指韶部頭稍禮市圈舒慢死心落地宿雨餐風條憲筒飯通亂吞噬王權為什麽問天買卦無線電話霞酌亵露信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