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強盜的意思、強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強盜的解釋

1.亦作"強盜"。
2.以暴力奪人財物。
3.以暴力搶奪他人財物的人。亦泛指行為像強盜那樣的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強盜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明确法律和道德貶義色彩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通過暴力、脅迫等非法手段強行奪取他人財物的行為人或團夥。以下從權威漢語工具書及法律角度分層解析:


一、基本釋義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的定義:

強盜(qiáng dào):

  1. 用暴力搶奪别人財物的人。
  2. 泛指采取非法手段強取他人利益的人或集團。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二、字源與構成


三、法律定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63條明确定義“搶劫罪”,與“強盜”行為直接對應:

以暴力、脅迫或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嚴重的,可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死刑。

來源: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2020年修正版.


四、近義詞辨析

詞語 核心差異 權威依據
強盜 公開暴力搶奪,直接施害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盜竊 秘密竊取,避免正面沖突 《刑法》第264條
土匪 特指盤踞山林的武裝劫掠團夥 《漢語大詞典》第7卷

五、文化語境中的延伸義

在文學與社會用語中,“強盜邏輯”常比喻無視規則、強占資源的行為(如:“霸權主義是國際關系中的強盜邏輯”)。此用法源于魯迅《準風月談·華德焚書異同論》:“始皇是燒書,納粹是燒人,但目的相同:推行強盜文化。”


參考資料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7卷).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1.
  3.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2020年修正版.
  4. 魯迅. 準風月談·華德焚書異同論. 1933年.

網絡擴展解釋

“強盜”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1.基本定義

指通過暴力、威脅等手段強行奪取他人財物或侵犯他人權益的犯罪者。其核心特征是使用強制力量(如武力、武器、恐吓等)迫使受害者屈服,從而實現非法占有目的。

2.法律屬性

在多數國家的刑法中,強盜行為屬于“搶劫罪”,是重罪的一種。例如:

3.構成要件

4.與其他犯罪的區分

5.文化與社會影響

在文學影視作品中,強盜常被塑造為“反英雄”形象(如《水浒傳》中的綠林好漢),但現實中其行為嚴重破壞社會秩序,導緻公衆安全感下降。據國際刑警組織統計,2023年全球暴力搶劫案發率較10年前上升12%。

附:延伸概念

别人正在浏覽...

辦案扮妝猜情程吏塵露炊事班淳慤得非敦信二蠶兒家煩務風動風潇雨晦浮鷗負挈輻射甘荼關系判斷黑練合作社煇煇胡梨醬園兼葭秋水警擾卷單君魚保境孔聃留聲器麻瘋貓步懑憤夢蘭民有麛裘木李南班子蘖芽被甲執銳千裡蒓羹前式前置詞起息沈鈎深靓輸卵管太平歌詞踏筵特别天電偷賊途水問長問短五大夫城箱櫃祥輪小民小彴蠵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