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民寄的意思、民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民寄的解釋

民望所寄。舊時指地方官。 明 劉基 《浙東肅政廉訪司處州分司題名記》:“公以通濟之才,筮仕於朝,出任民寄,以最績奏聞。”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民寄”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民寄指“民望所寄”,即民衆的期望所寄托的對象。舊時特指地方官員,強調其職責是承載百姓的信任與民生責任。


二、出處與用法

  1. 文獻記載
    明代劉基在《浙東肅政廉訪司處州分司題名記》中提到:“公以通濟之才,筮仕於朝,出任民寄,以最績奏聞。” 此處“民寄”即指官員受命治理地方、承擔百姓期望的職責。

  2. 詩詞引用
    該詞常出現在古代詩文中,例如:

    • 元代張翥《送劉貞庭總管之嘉禾》:“牧守膺民寄,循良不數公。”
    • 清代玄烨《春日郊行示地方官》:“父母斯民寄,斯心斯民心。”

三、延伸說明

“民寄”體現了古代對地方官員的倫理要求,強調為官者需以民為本,履行治理與撫育之責。其近義詞包括“民望”“民依”,相關成語如“民脂民膏”“國以民為本”等。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或相關曆史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民寄是一個有着豐富含義的漢字詞語。下面将對民寄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進行介紹。 1. 民寄的意思: 民寄可以有兩個不同的意思。 第一個意思是指百姓遊手好閑,沒有固定職業,靠寄人籬下過活的人。這個詞語中的“民”表示百姓,而“寄”表示寄居、寄托,指這些人靠寄居在他人家裡度日。 第二個意思是指人們将自己的感情、希望、考慮等寄托于他人或物事之中。這個詞語中的“民”表示人民,而“寄”表示寄托,指人們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某人或某事物身上。 2. 拆分部首和筆畫: 民寄的拆分部首是“⺺”和“⺍”,其中“⺺”為右邊的部首,表示“人”,而“⺍”在字中間,表示“世”。總共需要11個筆畫來書寫這個字。 3. 來源: 民寄這個詞語來源于《說文解字》,是古代漢字的一部重要字典。 4. 繁體: 民寄的繁體字為“民寄”。 5.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寫法中,民寄的“寄”字還有另外一種寫法,即“晉”。這種寫法主要是在古文字體中使用。 6. 例句: a) 百姓中有些民寄過日子。 b) 他将全部希望寄托在了未來的發展上。 7. 組詞: - 民族(mínzú):指共同具有血緣、語言、文化等方面的特征的人群。 - 寄望(jìwàng):指寄托希望于某人或某事物之上。 - 百姓(bǎixìng):指普通人、底層人民。 8. 近義詞: - 民居:指一般百姓的住房。 - 寄托:指将希望、思想等寄托于某人或某事物之中。 9. 反義詞: - 官寄:指依賴官府才能過活。 通過以上介紹,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到民寄這個詞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等相關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