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太翁的意思、太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太翁的解釋

(1).曾祖父。《南史·齊紀五》:“時年五歲,牀前戲。 高帝 方令左右拔白髮,問之曰:‘兒言我誰耶?’答曰:‘太翁。’ 高帝 笑謂左右曰:‘豈有為人作曾祖而拔白髮者乎?’” 清 趙翼 《長孫公桂舉一子》詩:“遂向人間作太翁,添丁應策長孫功。”

(2).祖父。 宋 陸遊 《戲遣老懷》詩:“阿囝略如郎罷老,稚孫能伴太翁嬉。”

(3). 清 代亦以稱人之父。《兒女英雄傳》第十八回:“他的太翁 紀延壽 同他長兄 紀望唐 革職免罪。”參閱 清 袁枚 《隨園隨筆·今人稱太翁之訛》。

(4). 元 明 時海船上對舵工的稱謂。見 明 陶宗儀 《辍耕錄》。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太翁"在漢語中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依據權威辭書釋義整理如下:


一、祖父

指父親的父親,即現代漢語中的"爺爺"。 例證:

清代梁章钜《稱謂錄》載:"今人稱祖曰太翁。"

來源: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2卷第1103頁,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22年。


二、曾祖父

部分方言或古語中亦指父親的祖父(曾祖父)。

語言演變:

因"太"字有"更上一輩"的尊稱含義(如"太祖""太後"),故"太翁"可表世系中更高輩分。

來源:

《辭源》(修訂本)第1冊第436頁,商務印書館,2015年。


三、對老年男性的尊稱

古代用作對年長男子的敬稱,類同"老丈""老先生"。

例證:

《聊齋志異·偷桃》:"太翁往來無恙乎?"

來源:

《古代漢語詞典》第1237頁,商務印書館,2014年。


方言補充

在閩語、吳語等方言區,"太翁"仍保留"祖父"或"曾祖父"的用法,如福州話稱祖父為"太翁"。

來源:

《漢語方言大詞典》第4卷第5218頁,中華書局,1999年。


詞源解析

"翁"本義為鳥頸羽毛(《說文解字》),後引申為老者、父輩。加"太"字強化尊長之義,其構詞邏輯類似"太公""太母"。

網絡擴展解釋

“太翁”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詳細解析:

  1. 基本含義

    • 曾祖父:作為核心釋義,指祖父的父親。例如《南史·齊紀五》記載了五歲孩童稱曾祖為“太翁”的典故。
    • 廣義尊稱:在文化語境中,也用于尊稱德高望重的男性長者,如“姜太翁”這類表達。
  2. 曆史語義演變

    • 宋代:陸遊詩句中“太翁”指祖父。
    • 清代:可指代他人父親,如《兒女英雄傳》中稱對方父親為“太翁”。
    • 元明時期:海船術語中指舵工,見于陶宗儀《辍耕錄》。
  3. 文化象征意義

    • 作為家族傳承的紐帶,太翁承載曆史記憶與道德準則,通過言傳身教影響後代。
    • 在傳統禮制中,該詞蘊含對長者的敬重,突顯中華文化尊老崇德的特質。

注意事項:現代漢語中“太翁”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古籍或特定文化場景。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指代對象。

别人正在浏覽...

奧窟秉節持重財力蟬翼羅馳思遐想崇論谹議臭棋從革璁珑存儲程式原理錯愕怠玩當中道教道奇的的圓颠眴逗哈哈遁守廢替鳳曆枌巷夯歌黃龍艦滑突胡桃家客攪刺雞公鏡分鸾鳳警引積朔羅曼谛克率躁邁衆漫與芼羹毛起冒子妙論墓葬尿出子弄水女中豪傑搴擥洽孰砌疊清浄身沙門島栅鑰折乏肅機讨嫌陶育吐渾違欠香山社蕭齋稀糊爛稀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