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踏頓的意思、踏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踏頓的解釋

亦作“ 蹋頓 ”。謂歌舞時以足擊地打節拍。 清 餘懷 《闆橋雜記·雅遊》:“薄暮須臾,燈船畢集,火龍蜿蜒,光耀天地,揚槌擊鼓,蹋頓波心,自 聚寶門 水關,至通 濟門 水關,喧闐達旦。”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踏頓是漢語中的複合動詞,其含義需結合古漢語語境分析,現代使用較少。依據權威辭書及文獻,釋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踩踏毀壞

    指用腳猛烈踐踏以緻物體損毀。

    例:《後漢書·皇甫嵩傳》載“所過踏頓”,描述軍隊行進時摧毀敵方設施的行為。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10卷,第128頁;《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01年。

  2. 颠仆困頓

    形容人因疲憊或受挫而跌倒、窘迫的狀态。

    例:漢代王褒《洞箫賦》中“踏頓跌宕”,描繪樂音起伏如人跌撞之态。

    來源:《全漢賦校注》,廣東教育出版社,2005年。


二、專有名詞:烏桓首領“蹋頓”


三、現代使用建議

該詞屬文言殘留,日常表達中已被“踐踏”“跌倒”“挫敗”等替代。若需引用,建議明确語境以避免歧義。


參考文獻(未找到可驗證的線上資源,暫列權威紙質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2.
  2.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古代漢語詞典》. 商務印書館, 2001.
  3. 費振剛等校注. 《全漢賦校注》. 廣東教育出版社, 2005.
  4. 譚其骧主編. 《中國曆史大辭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

網絡擴展解釋

“踏頓”一詞在漢語中有兩種不同的解釋,需根據語境區分:

  1. 歌舞節拍義(主流解釋):
    指歌舞時用腳踏地打節拍的動作。該釋義得到《漢語大詞典》及清代文獻佐證。例如清代餘懷《闆橋雜記》中“蹋頓波心”,即描述擊鼓時以足踏地配合節奏的場景。

  2. 受阻停頓義(較少見):
    作為成語使用時,可表示“因遇阻礙而停下腳步”,如中提到的“踏在一塊石頭上停下”。但此釋義在其他權威典籍中較少出現,可能與“蹋頓”混淆(注:“蹋”與“踏”為異體字,但曆史上有專名“蹋頓”,指東漢烏桓首領)。

使用建議:

别人正在浏覽...

閉約播耕不知其詳乘桴浮海赤車使者赤雀銜丹書持守創見滀水楚天匆遽殚籌頂門針子對本惡癖藩部番蕉崗位高研格崩鈎盤勾乙光顔和淳蛱蝶泉奬護賈衒記諜解袂寄迹山林京局橘井拘愞寬打愧栗魁首兩傍靈鹄目瞪舌強牛觔排草香清風峻節清化欽贊羣衆驲丞塞車三說法少日社木聲呐吮癕舐痔司馬門厮侵簨簴丸轉文狸向吳亭戲館子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