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太皓的意思、太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太皓的解释

(1).即太皞。传说中古帝名。《楚辞·远游》:“歷 太皓 以右转兮,前 飞廉 以啟路。”参见“ 太皥 ”。

(2).天。《后汉书·郎顗传》:“陛下若欲除灾昭祉,顺天致和,宜察臣下尤酷害者,亟加斥黜,以安黎元,则太皓悦和,靁声乃发。” 李贤 注:“太皓,天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太皓是汉语中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词汇,其释义可从以下维度解析:

一、核心释义

太皓(tài hào)为古汉语词汇,本义指天或天空,引申为自然宇宙的至高状态。

二、文化溯源

  1. 道家宇宙观

    《淮南子·览冥训》载:“以治日月之行律,治阴阳之气,节四时之度,正律历之数……太皓之和也。”此处“太皓”指自然规律的至高协调状态,体现天人合一思想 。

  2. 天文星象关联

    唐代《晋书·天文志》以“太皓”为西方天帝之名,主秋令,与五行学说中的“金”相应,成为星象体系坐标之一 。

三、文学意象

在诗词中,“太皓”常喻澄澈之境或理想世界。如李白《大猎赋》:“而太皓悦兮,将往观乎四荒。”以“太皓”代指天道,抒发对宇宙秩序的礼赞 。

四、现代语义延展

当代使用中,该词多见于古籍研究、文化哲学领域,强调其本体性(如“太皓之气”指先天元气)及象征性(如喻指光明正道)。


参考文献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4)
  2. 《辞源》(修订版,商务印书馆,2015)
  3. 《淮南子》(中华书局点校本)
  4. 《晋书·天文志》(中华书局,1974)
  5. 《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77)

网络扩展解释

“太皓”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核心词义

  1. 古帝名
    即“太皞”(或写作“太昊”),传说中上古时期的帝王,与伏羲相关,代表东方之神。
    文献例证:《楚辞·远游》中“歷太皓以右转兮”即指此人物。

  2. 天的代称
    在部分古籍中,“太皓”被引申为“天”的象征,如《后汉书》提及“太皓悦和”即指天象和谐。


二、其他延伸含义

  1. 神话意象
    部分解释结合“太阳”与“皓月”的神话意象,形容明亮光辉之物(如月亮),但此用法多见于文学化表达,非核心词义。

  2. 姓名寓意
    在姓名学中,“太皓”被赋予清雅、成功等象征,但属于现代衍生含义,与古义无直接关联。


三、使用场景

建议进一步查阅《汉语大词典》或《辞源》获取更权威的文献例证与训诂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

白圭夫子背处秉笔直书比详布裘不祥不象事产育从婢当寝地纮冬曹風瘧逢蒙视奉事麸子稾车贯膂骇恐鸿鳦满纸湖石荐拔寖成京师矜露究险积祉居圉疗穷领水六工溜门漏洞百出落膘马通杪颠秣马利兵木处嗯哪宁边屏蔽门强自取柱倩倩起店怯怜户慊然柔辔三百六十行上八洞上级铜枓退红頽如土空蛙闹玩话未济五浊恶世享上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