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 孫叔敖 。 春秋 楚 人, 蔿 氏,名 敖 ,字 孫叔 ,一字 艾獵 。 楚莊王 時任令尹,注意發展生産,使 楚 日漸富強。 邲 之戰,協助 莊王 指揮 楚 軍,大敗 晉 兵。事見《史記·楚世家》。《墨子·所染》:“ 楚莊 染於 孫叔 沉尹 。”《韓非子·難四》:“故 楚莊 舉 孫叔 而霸, 商辛 用 費仲 而滅。”
“孫叔”是春秋時期楚國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孫叔敖的尊稱。以下是詳細解釋:
身份背景 孫叔敖(約公元前630年-前593年),本名蔿敖,字孫叔,又字艾獵。出身楚國貴族,楚莊王時期官至令尹(相當于宰相),輔佐莊王成就霸業。
曆史貢獻
注:該詞為曆史人物專稱,現代漢語中無其他引申含義。如需了解具體曆史事件細節,可查閱《史記·楚世家》等原始文獻。
《孫叔》是一個漢語詞語,它的意思是指某人的叔叔中最年長的一位。也可以用來表示對長輩親戚的敬稱。
《孫叔》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子”和“叔”兩個部分。其中,“子”表示子女,亦有長輩親屬的意義;“叔”表示父親的弟弟,年紀比本人大的叔叔。
根據《現代漢語常用字表》的統計,筆畫數為10畫,其中“子”字5畫,“叔”字5畫。
《孫叔》這個詞源于古代漢字,最早出現在《詩經·衛風·碩人》一篇中:“宛丘之上,馬于田之畔,孔孟孝悌。”其中“孟”指的是較長輩的親屬,而“孔”則是指次長輩的親屬,與“叔”字意義相近。
在繁體字中,《孫叔》這個詞的寫法是「孫叔」。
在古代漢字中,《孫叔》這個詞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其中“子”字與現代相同,而“叔”字則以“虍”作為旁部。
1. 這位孫叔是我們家族的長輩,需要我們尊敬。
2. 我的孫叔年紀很大,對家族曆史很了解。
1. 孫女:指某人的女兒。
2. 孫子:某人的兒子的兒子。
3. 孫輩:親屬中輩份比自己小的後代。
1. 叔公:與孫叔含義相近的敬稱,指父親的兄弟中年紀最長的一位。
2. 伯叔:泛指長輩親屬,不限于父親的兄弟。
1. 孫侄:與孫叔相對,指親戚中輩份更小的一代。
2. 叔子:與孫叔相對,指親屬中輩份較長的一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