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四友的意思、四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四友的解釋

(1).指 周文王 四個親信大臣 南宮括 、 散宜生 、 閎夭 、 太颠 。 晉 張華 《博物志》卷六:“ 文王 四友: 南宮括 、 散宜生 、 閎天 、 太颠 。”一說 太颠 作 太公望 。見《聖賢群輔錄》卷上。《詩·大雅·文王序》 孔穎達 疏引《殷傳》雲:“ 西伯 得四友獻寶,免於虎口而克 耆 。”

(2).指 孔子 四個學生 顔淵 、 子貢 、 子張 、 子路 。《孔叢子·論書》:“ 孔子 曰:‘吾有四友焉。自吾得 回 ( 顔淵 )也,門人加親,是非胥附乎?自吾得 賜 ( 子貢 )也,遠方之士日至,是非奔輳乎?自吾得 師 ( 子張 )也,前有光,後有輝,是非先後乎?自吾得 仲由 ( 子路 )也,惡言不至於門,是非禦侮乎?’”一說四友中或有 子夏 。 晉 陶潛 《與子俨等疏》:“ 子夏 有言曰:‘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四友之人親受音旨,發斯談者,将非窮達不可妄求,壽夭永無外請故耶?”

(3).指四位相知的朋友。如《三國志·吳志·孫登傳》以 諸葛恪 、 張休 、 顧譚 、 陳表 為太子 孫登 四友;《晉書·王澄傳》以 王敦 、 謝鲲 、 庾敳 、 阮修 為 王衍 四友;《南齊書·褚炫傳》以 褚炫 、 劉俣 、 謝朏 、 江斅 為四友;《新唐書·文藝傳上·杜審言》以 崔融 、 李峤 、 蘇味道 、 杜審言 為“文章四友”。

(4).借指文房四寶,即筆、墨、紙、硯。 宋 謝翺 《文房四友歎》:“兵後四友流落,有訪而得之者,則頂秃足折,笏碎幅裂。”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四友"是漢語中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複合詞,其釋義需要結合具體語境分析:

一、賢德之交 《論語》典故中指孔子倡導的四種交友标準:"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論語·季氏》)。漢代馬融注疏将其歸納為"四友"概念,強調與正直、誠信、博學之人交往的重要性。這種交友觀深刻影響了中國傳統倫理體系,成為儒家教育思想的組成部分。

二、文房雅稱 宋代文人将筆墨紙硯統稱為"文房四友",見于陸遊《閑居》詩"水複山重客到稀,文房四友獨相依"。明代屠隆《考槃餘事》更詳細記載了湖筆、徽墨、宣紙、端硯的鑒别标準,這一雅稱體現了古代文人的器物審美情趣。

三、曆史典故 特指南朝宋文帝時期的四位謀臣謝瞻、謝靈運、顔延之、慧琳和尚,《南史·謝靈運傳》載"與族弟瞻、齊名,并與琅邪顔延之、沙門惠休為四友"。此典故常見于後代詠史詩文,用以喻指文人集團的政治聯盟。

四、器物代稱 在特殊語境下可指琴棋書畫四種雅藝,明代高濂《遵生八箋》有"四友齋"條目,詳述文人書齋陳設标準。這種用法體現了古代文人将日常器具人格化的審美傾向。

網絡擴展解釋

“四友”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是主要解釋及來源:

一、曆史人物組合

  1. 周文王四友
    指輔佐周文王的四位重臣:南宮括、散宜生、闳夭、太颠(一說含太公望)。他們曾獻寶助文王脫險并滅商。

  2. 孔子四友
    孔子提及的四位學生:顔淵(親和門人)、子貢(吸引賢士)、子張(彰顯德行)、子路(抵禦惡言)。一說包含子夏。

  3. 其他曆史四友

    • 三國孫登四友:諸葛恪、張休、顧譚、陳表;
    • 晉代王衍四友:王敦、謝鲲、庾敳、阮修;
    • 南朝褚炫四友:褚炫、劉俣、謝朏、江斅。

二、文學與器物代稱

  1. 文章四友
    初唐四位宮廷文人:杜審言、李峤、崔融、蘇味道。他們推動五言律詩發展,并稱“崔李蘇杜”。

  2. 文房四寶
    借指筆、墨、紙、硯四種書寫工具,屬隱喻用法。


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艾褐暗室私心拜手白衣戰士半開門北籁變貫不爽材館録財業車蹬侈口純鈎大勢已去得體電調富家宮筵官閣鬼佬歸阙皓夜赫戲黃腰華芝吉甫頌驚犯禁網計務寄政踞齒老汗鍊句麗什泷舡隆踴洛薄蒙鸠缗镪牧廠匹夫販婦批書齊格楞峥青衿子親授淇衛蜃器識體疏匕署牋算不得趟地镗鞳投笏推薦委弊無解烏犀仙鳳謝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