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末底的意思、末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末底的解釋

最底下。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二:“将建 開寶寺 塔, 浙 匠 喻皓 料一十三層。 郭 ( 郭忠恕 )以所造小樣末底一級折而計之,至上層餘一尺五寸,殺收不得。謂 皓 曰:‘宜審之。’ 皓 因數夕不寐,以尺較之,果如其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末底"是現代漢語中較為罕見的複合詞,其釋義可從字源和構詞角度分析如下:

一、基本釋義 "末底"由"末"與"底"兩個同義語素構成,均指事物的最下部位或終端部分。《漢語大詞典》将"末"解釋為"樹梢,引申為末端","底"則指"物體最下的部分"。二字疊加形成強調式結構,特指某物體縱向延伸的終極底部,常見于古典文獻對器物構造的描述。

二、語源發展 該詞最早見于宋代《營造法式》:"立柱當安柱礎,末底須平正",此處指建築基座的平整度要求。明清時期多用于形容器皿底部,如《天工開物》記載"鑄鼎須留末底氣孔"的鑄造工藝。現代漢語中逐漸被"底部""基底"等詞彙替代。

三、使用特征

  1. 空間指向:多用于具體物體的物理性底部,區别于抽象概念的"根本"
  2. 語體特征:保留在特定行業術語中,如傳統木作術語"榫卯末底"
  3. 方言存續:閩南語系仍保留"bo̍k-té"發音指稱容器底部。

(參考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02年版;《中國古代建築術語辭典》文物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末底”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最底下”或“最後的底限”,具體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釋義
    拼音為mò dǐ,由“末”(最後)和“底”(底部、底線)組成,字面意義指事物的最底層或最終界限。例如宋代文獻《玉壺清話》提到“末底一級”,即建築結構的底層部分。

  2. 延伸用法
    在語境中常表示事物已達到極限,如形容問題無法解決、耐心耗盡等。例如:“矛盾已到末底,需立即處理。”(參考、3中的使用場景說明)。

  3. 文化背景
    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多用于具體描述,如建築層級;現代則更傾向抽象化,強調臨界狀态。

  4. 注意區分
    需避免與《聖經》人物“末底改”混淆(例句),兩者無直接關聯。

該詞既可描述空間上的底層,也可比喻行為或狀态的極限,需結合語境理解其具體指向。

别人正在浏覽...

白樓白專卞寶表舉猜怨償債串煙搭讪遞杯遁世離群惡說紛紛穣穣附翼格尚公共租界冠冕堂皇國術黃祖慧光忽杪跏趺瞷瑕假座擊分金獒精餾靜溫金星矜遇計日工餽謝狼狽萬狀路基麻絙毛茛沒大沒小美雨歐風迷留悶亂破磔噗喇喇俏美騎龍弄鳳請蹯欺飾攘攘勞勞軟肥軕子殺損蛇舅母書版私有泝流俗世天狗為德不卒威神五日子五台翔鸾翥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