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法精華。 宋 陸遊 《跋<東坡書髓>》:“ 成都 西樓 下石刻《東坡法帖》十卷,擇其尤奇逸者為一編,號《東坡書髓》。”
“書髓”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基本詞義
“書髓”由“書”(書法或書籍)和“髓”(精華、核心)組成,本義指書法精華,強調書法作品中的精髓部分。例如宋代陸遊在《跋<東坡書髓>》中提到,蘇轼的書法法帖精選集被命名為《東坡書髓》,即取其書法精妙之意。
引證與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宋代文獻。陸遊記載成都西樓石刻的《東坡法帖》十卷中,選取蘇轼書法風格奇逸超群的部分編纂成《東坡書髓》,成為這一詞彙的典型用例。
現代延伸含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擴展解釋為“書籍中的核心思想”,但此用法缺乏權威文獻支撐,可能是對字面義的引申解讀。
相關詞彙與成語
與“髓”相關的成語多用于比喻精華或精髓,如“龍肝鳳髓”“恨入骨髓”等,但“書髓”本身未形成廣泛使用的成語。
使用場景
主要用于評價書法藝術,形容作品深得傳統精髓或具有極高藝術價值,例如:“這幅字堪稱當代書髓。”
“書髓”的權威解釋應聚焦書法領域的精華,其出處和用例均與書法藝術直接相關。若需進一步探究蘇轼法帖或陸遊題跋的細節,可參考《渭南文集》等古籍文獻。
《書髓》一詞指的是書中所包含的精華、核心内容。類似于《書魂》或《書道》這樣的概念,突出了書籍所包含思想、知識和智慧的重要性。
《書髓》的部首是:“丨”(曰字旁)。
《書髓》的總筆畫數為12畫。
《書髓》一詞來源于《釋名》一書,出自唐代韓愈所寫的。它是對書籍内涵、精髓的形象化描述。
在繁體字中,《書髓》的寫法為“書髓”。
在古時候的漢字書寫中,有許多與現代寫法不同的規範。對于《書髓》一詞而言,古代書寫形式如下:
書髓 → 書髓
1. 這本書是我學習中文的書髓,我已經反複閱讀了多遍。
2. 隻有真正深入研讀,才能領會到這本經典之書所蘊含的書髓。
1. 書海:指的是海量的書籍。
2. 書法:指的是書寫漢字的藝術。
3. 書香:指的是文化氛圍濃厚的地方。
4. 書簡:指的是書信。
1. 書道:指的是書籍中蘊含的道理、智慧。
2. 書籍精華:指的是書中最重要的内容、精髓。
3. 書法藝術:指的是書寫漢字的藝術。
1. 書籍瑣碎:指的是書中涉及瑣碎的細節或内容。
2. 書寫形式:指的是漢字的書寫規範、形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