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sh and dress] 梳頭洗臉
梳頭洗臉。也泛指妝扮。 唐 白居易 《和夢遊春詩一百韻》:“風流薄梳洗,時世寬裝束。” 宋 許棐 《喜遷莺》詞:“一春梳洗不簪花,孤負幾年華。”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守樓》:“你們的外伺候,待我拿銀進去,催他梳洗。” 沙汀 《困獸記》二一:“等到母親梳洗好走出卧室的時候,大家已經在溫課了。”
“梳洗”一詞的含義可以從字面義和文學引申義兩個層面理解:
1. 字面含義: 指日常生活中梳頭、洗臉等個人清潔整理行為,常與「打扮」連用(如「梳洗打扮」),表示晨起或外出前的儀容整理。例如:「她每天早晨花半小時梳洗更衣。」
2. 文學引申義: 在古典詩詞中,「梳洗」常被賦予情感色彩。如晚唐詞人溫庭筠《望江南》中「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通過女子精心梳洗後倚樓遠眺的動作,暗喻其殷切等待歸人的細膩情思。這裡的「梳洗」不僅是日常行為,更成為寄托期盼與孤寂的意象。
特殊注意: 該詞無現代專業術語用法,方言中也未衍生特殊含義,核心語義始終圍繞「整理清潔」展開。若用于比喻場景(如「月光梳洗着柳梢」),則屬于修辭性表達,需結合具體語境解讀。
梳洗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來形容清潔整理頭發、修飾容貌的行為。
梳洗的部首是木字旁,包含4個筆畫。
梳洗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其最早的含義指的是使用梳子梳理頭發。隨着時間的推移,梳洗的含義擴展,也包括身體的清潔和整理。
梳洗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梳習」。
在古代漢字中,梳洗的寫法略有不同,梳字的上方多加一橫,如「梳㸃」。
1. 每天早晨,我起床後第一件事就是梳洗頭發。
2. 媽媽帶着我去參加晚宴,我花了很長時間梳洗打扮。
1. 梳妝:指化妝、打扮。
2. 梳理:指用梳子清理、整理頭發、毛發等。
整理、打扮、清潔
蓬頭垢面、邋遢、不修邊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