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惱怒的臉色。 許傑 《談諷刺》:“漫罵系惡臉相加,對對方并無善意。”
"惡臉"在現代漢語中特指兇狠、不友善的面部表情或态度,強調通過神情傳遞敵意或威脅感。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工具書的詳細解釋:
指面部呈現的憤怒、兇惡表情,常伴隨皺眉、瞪眼等特征。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345頁。
引申為對人表現出排斥、冷漠或敵對的态度。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第8卷,第102頁。
組合後強調通過面部外顯的負面情緒,屬偏正結構複合詞。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第230頁。
如:"他擺出一副惡臉,吓得孩子不敢說話。"(體現威懾性)
多見于小說中刻畫人物沖突,例如:"惡臉相向""惡臉相對"。
例證:魯迅《彷徨》中"忽然擺出惡臉,大聲呵斥"的用法。
詞彙 | 差異點 |
---|---|
兇相 | 側重長相兇惡,程度更深 |
冷臉 | 強調冷漠疏離,非必然兇狠 |
怒容 | 僅指憤怒表情,不含敵意屬性 |
注:現代語境下,"惡臉"使用頻率較低,多被"擺臭臉""闆着臉"等口語化表達替代,但書面語中仍保留其文學性。
“惡臉”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惡臉”指臉上表現出嚴厲、愠怒的表情,形容态度不友好或生氣的樣子。該詞由形容詞“惡”(表示惡劣、不友善)和名詞“臉”(指面部表情)組成。
核心語義:
表示惱怒、生氣的臉色,常用于描述因不滿或沖突而展現的敵對态度。例如:“惡臉相加”指用惡劣的臉色對待他人。
語境應用:
多用于書面或文學表達,如作家許傑在《談諷刺》中提到:“漫罵系惡臉相加,對對方并無善意”,強調用負面情緒表達敵意。
發音與結構:
拼音為è liǎn,注音符號為ㄜˋ ㄌㄧㄢˇ。其中“惡”在此處讀作第四聲,強調負面含義;“臉”指面部表情的整體狀态。
如需進一步了解用法或例句,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漢典》或文學作品中的實際應用。
鼈殼扇憋屈倉急茶樹塵渎陳壽熾騰跐蹬慈祥辭宗挫針打呃搭毛蓋笃見耳鬓斯磨防秋犯冒凡醫飯祝飛行員富健灌漿汗腺輷磕滑辣話資鹘囵獲解呼頭夾襖檢究幾頓介慎矶激決心書開門錢顱蓋弄丑怕恐杷梳漂搖潑胡诮呵敲碁挈攬缺貨日煙榮顧睿相舌尖口快失愛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十三點舒攤隨時施宜聽者王僑玩狎卧轍先帝遺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