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朝廷;官家。《漢書·楊恽傳》:“是故身率妻子,勠力耕桑,灌園治産,以給公上。” 顔師古 注:“充縣官之賦斂也。” 宋 葉適 《跋義役》:“且此錢合而計之,歲以千百巨萬,既不歸公上,官人知自愛,又不敢取,誰則有此?” 清 黃宗羲 《明夷待訪錄·財計》:“故公上賦稅,有粟米之征、布縷之征是也。”
(2).複姓。 戰國 時 墨子 弟子有 公上過 。見《呂氏春秋·高義》。
“公上”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朝廷/官家
指代國家或官方機構,多用于古代文獻。例如《漢書·楊恹傳》中提到“以給公上”,意為向朝廷繳納賦稅。宋代葉適的《跋義役》中也有“既不歸公上”的表述,強調賦稅歸屬官方。
複姓
作為姓氏使用,如戰國時期墨子的弟子公上過(見于《呂氏春秋·高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漢書》《呂氏春秋》等古籍原文,或參考權威詞典如《漢語大詞典》。
《公上》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上升”或“走進,投奔”。通常用于形容某人或物體向上移動、進入或加入某個集體、組織或地方。
《公上》的部首是“公”(gōng),共有4畫。
《公上》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其中“公”表示人群或集體,而“上”表示向上或進入。合并起來,成為一個表示“上升”或“走進”含義的獨立詞語。
《公上》的繁體字為「公上」。
在古代漢字中,有多種不同的寫法。如《說文解字》中的寫法為「工上」,意義相同。
1. 他努力學習,不斷自我提升,終于成功地從一個普通員工向上公上為經理。
2. 小鳥扇動翅膀,公公上了天空。
1. 上升:向上移動或增加。
2. 公司:一個由人組成的商業組織。
3. 上山:朝着山的高處行進。
1. 登頂:攀登山峰的頂部。
2. 進入:走進或加入某個地方或組織。
3. 提升:向上移動或提高。
1. 下降:向下移動或減少。
2. 離開:離開或退出某個地方或組織。
3. 降低:向下移動或減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