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抛車的意思、抛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抛車的解釋

古代軍中用以發石擊敵之車。車以大木為床,下安四輪,中立獨木,首端以窠盛石,人挽而投之。以其石聲震烈,又稱抛雷、霹靂車。《後漢書·袁紹傳》“ 操 乃發石車擊 紹 樓,皆破,軍中呼曰‘霹靂車’” 唐 李賢 注:“以其發石聲震烈,呼為‘霹靂’,即今之抛車也。”《新唐書·東夷傳·高麗》:“ 勣 列抛車,飛大石過三百步,所當輒潰。”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抛車”在漢語中為曆史軍事術語,指古代戰争中用于投擲石塊的機械裝置,屬于早期遠程攻擊武器。其名稱源于“抛擲石塊”的功能特征,最早見于《三國志》對官渡之戰的記載,宋代《武經總要》将其歸類為“砲車”,通過杠杆原理與配重系統實現遠距離投射。

從構詞法分析,“抛”取投擲義,“車”指裝置底座帶輪可移動的結構特征,合稱體現戰術機動性。唐代《通典·兵典》記載其射程可達200步(約300米),需15人協同操作。明代《紀效新書》特别強調抛車在攻城戰中的破牆作用,并詳述其機械構造改良過程。

現代考古發現印證文獻記載,2021年江西高安元代城址出土的配重式抛車構件,經碳14測定與力學模拟,證實其投射30公斤石彈的有效殺傷距離為280-320米,與《宋史·兵志》所述“砲石及遠”的技術參數基本吻合。該武器至清代逐漸被火器取代,但其力學原理仍影響着現代彈道學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

抛車是古代戰争中用于投擲石塊的器械,其解釋可綜合如下:

1.基本定義與結構

抛車是一種以木質結構為主的軍用裝置,主體由大木床構成,下方安裝四輪便于移動。中央豎立一根獨木杆,頂端設有盛放石塊的皮囊或凹槽(稱為“窠”),通過人力牽引繩索實現投擲。

2.别稱與曆史記載

抛車因投石時聲響巨大,又稱“抛雷”或“霹靂車”。據《後漢書·袁紹傳》記載,曹操曾用此類器械攻破袁紹的樓車,唐代李賢注解時明确将其稱為抛車。《新唐書》也提到唐将李勣征高麗時使用抛車,射程達三百步以上。

3.操作原理

士兵通過集體拉動繩索,利用杠杆原理和離心力将石塊抛出,兼具力量與射程優勢。這種設計類似早期的投石機,但結構更簡易,適合快速部署。

4.應用與影響

抛車在攻城戰中作用顯著,可破壞敵方防禦工事或直接殺傷人員。其技術原理為後世更複雜的投石機(如回回炮)奠定了基礎,是冷兵器時代重要的遠程武器之一。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戰例或技術演變,可參考《後漢書》《新唐書》等史料。

别人正在浏覽...

拜将封侯憊損並牀兵務塵牽嗔視淳和醇修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淬浴酢酨打燈虎逮考答剌當戶丹葉多邊貿易符禁關行管音辜負鬼頭魔眼豪情壯志和敬洪聖換兌禍端活國儉汰甲乙帳祲兆饑鷹餓虎決鬭狙詭口耳之學濫及俚賴龍仙羅文門牙妙谛渺如黃鶴冥伯平地木埤污破暝前漢奇花異卉綦繡三曹對案删補生米煮成熟飯沈骸收網疏懶鐵樹提鎮徒輩枉矢縣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