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協助斷決;協助治理。《禮記·王制》:“大司寇以獄之成告于王,王命三公參聽之。” 宋 曾鞏 《王珪制·父準追封漢國公》:“惟時有子,為國宗臣,參聽萬機,人望惟允。”
(2).探聽。《宋書·魯爽傳》:“ 長社戍 虜有六七百人, 爽 譎之曰:‘南更有軍,可遣三百騎往界上參聽。’”
“參聽”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cān tīng,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指在政務或司法中參與決策、輔助處理事務。
指暗中打聽消息或進行偵查。
如需進一步探讨詞義演變或具體用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注疏。
參聽是一個複合詞,由“參”和“聽”兩個字組成。
“參”的部首是“厶”,筆畫數為6畫。它的本義是指人們參加某個具體的活動,也可以用作動詞,表示參與、加入。
“聽”的部首是“耳”,筆畫數為7畫。它的本義是聆聽、傾聽,也可以用作動詞,表示傾聽、聽從。
“參聽”一詞的來源主要可追溯到古代法律制度中的參審聽證。在古代,法官在審理案件時,經常會邀請旁聽者作為證人出庭,參與庭審,因此形成了“參審聽證”的說法。
在繁體字中,參聽的寫法與簡體字基本相同。
在古代漢字中,參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可以出現在“彡”下面,類似于“參”字的改寫。而聽的寫法在古代也可能包含有“月”的部首,表示與耳有關的意思。
例句:
1. 參聽庭審的旁聽者要遵守法庭的秩序和規定。
2. 我非常榮幸被邀請參聽這場重要會議。
組詞:
1. 參與:與參聽有相似的意思,表示參加、參與。
2. 參觀:表示參觀、遊覽,常用于參觀名勝古迹。
3. 聽取:表示傾聽、接受别人的建議、意見。
近義詞:
1. 參與、參加、參禅:表示參與某個活動或者參加某個組織。
2. 傾聽、聆聽、聽從:表示專心地聽、真誠地接受。
反義詞:
1. 退出、離開:與參與相對,表示不再參與某個活動或組織。
2. 忽略、無視:與傾聽相對,表示不注意、不理會。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