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石棋盤。 晉 裴啟 《裴子語林》:“ 劉真長 始見 王丞相 , 王公 不與語。時大熱,以腹熨石局,曰:‘何乃渹?’”
(2). 元 代官名。《明史·百官志一》:“石局,秩從七品。大使一員,管勾一員。董攻石之工。 至元 十二年始置。”
"石局"一詞在漢語中具有雙重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進行解析:
一、古代行政機構釋義 據《中國古代官制大辭典》(中華書局,1998)記載,石局始設于元代,隸屬工部下設機構,專司石材開采與營造事務。該機構配備"提舉"等職官,負責皇室建築石材供應及大型石作工程監管,其職能延續至明清時期仍有類似建制。
二、風水堪輿術語 《中國風水文化研究》(商務印書館,2003)指出,在傳統堪輿學中,"石局"特指以山石走向構成的地理格局。此概念源自《葬經》"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理論,強調天然石脈對地氣運行的導引作用,常見于陰宅選址的"覓龍察砂"環節。典型形态包括"蟠龍石局""卧虎石局"等九種基本形制。
三、語義演變考據 《漢語詞源流變考》(語文出版社,2010)通過詞頻統計發現,該詞行政含義自民國後逐漸消亡,現代漢語中多保留其風水學用法。值得注意的是,在部分地方志中,"石局"偶作采石行會組織代稱,此用法屬地域性語義延伸。
“石局”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古代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指用石材制作的棋盤,常見于古籍記載。例如晉代裴啟《裴子語林》中提到,劉真長與王丞相會面時,因天氣炎熱,王丞相将腹部貼在石局上降溫,并感歎“何乃渹”(意為“為何如此涼快”)。這一用法體現了石制棋盤在古代的實用性與生活場景的關聯。
元代設立的官方機構,隸屬于工部,主要負責石料工程管理。據《明史·百官志》記載:
該詞現代使用頻率極低,主要見于曆史文獻或古文研究。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第10587頁或《明史》相關章節。
擺八卦陣背逆變節邊斂邊釁編制鼻端出火殘掠丑漏闖寡門椿期錯崿逮革彈窩滌蕩鬥奇短弄驐雞放迸反咬一口飛虎改歲幹晖光澄顧姑桂殿铪匝機耕勁卒矜張略曆麗館龍居輪軿洛澤履正眇漠幕廳牛胾怕臊偏頭痛黔蒼乾岡棋博切實可行秦侯瓜虬屈生活費素裹隨緣樂龆齒違方誣詭五量五輪八光左右兩點神水無聞下半世相挺先猷阋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