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石棋盤。 晉 裴啟 《裴子語林》:“ 劉真長 始見 王丞相 , 王公 不與語。時大熱,以腹熨石局,曰:‘何乃渹?’”
(2). 元 代官名。《明史·百官志一》:“石局,秩從七品。大使一員,管勾一員。董攻石之工。 至元 十二年始置。”
“石局”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古代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指用石材制作的棋盤,常見于古籍記載。例如晉代裴啟《裴子語林》中提到,劉真長與王丞相會面時,因天氣炎熱,王丞相将腹部貼在石局上降溫,并感歎“何乃渹”(意為“為何如此涼快”)。這一用法體現了石制棋盤在古代的實用性與生活場景的關聯。
元代設立的官方機構,隸屬于工部,主要負責石料工程管理。據《明史·百官志》記載:
該詞現代使用頻率極低,主要見于曆史文獻或古文研究。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第10587頁或《明史》相關章節。
《石局》是一個漢字詞語,它解釋為“由石頭築成的倉庫”。
《石局》的部首是石(石字旁,也是單獨的字),它的五筆字形碼為11212。
《石局》的來源較為模糊,可能與古代農業生産和儲存方式有關。在古代,人們常常用石頭建造倉庫來儲存糧食、谷物等物品。
《石局》的繁體字為「石局」,拼音為shí jú。
在古代漢字中,《石局》的寫法與現代相似,沒有明顯的變化。
1. 農夫們将一塊塊石頭築成了一個堅固的石局,用來儲存豐收的谷物。
2. 村子裡的石局年久失修,急需進行修複工作。
石頭、局長、局面
石倉、石庫、石庫門
谷倉、糧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