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發油一類的化妝品。《釋名·釋首飾》:“香澤者,人髮恒枯顇,以此濡澤之也。” 漢 桓寬 《鹽鐵論·殊路》:“ 毛嬙 ,天下之姣人也,待香澤脂粉而後容。”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種紅藍花栀子》有合香澤法。《北史·魏紀五·西魏文帝》:“有司奏煎禦香澤,須錢萬貫。”
(2).香氣。 唐 王丘 《詠史》:“蘭露滋香澤,松風鳴珮環。”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錢起》:“歌闌舞作,微聞香澤。” 清 沉複 《浮生六記·坎坷記愁》:“撫其所遺舊服,香澤猶存,不覺柔腸寸斷,冥然昏去。”
“香澤”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具體用法和文獻來源來理解:
指發油類化妝品
古代指用于滋潤頭發的香油或護發品,常與脂粉并提。例如《鹽鐵論》提到“待香澤脂粉而後容”,《齊民要術》也記載了制作香澤的方法()。
形容香氣
泛指芬芳的氣味,如宋詞中“钗钿堕處遺香澤”,或《浮生六記》中“香澤猶存”的表述()。
作為成語時,“香澤”由“香”(喻品德芬芳)和“澤”(喻善行如甘露)組合而成,形容人品德高尚、言行正直,強調内外兼修的美德()。
香澤是一個漢字詞組,由兩個漢字組成。“香”有着芳香、芬芳的意思,“澤”表示水流、潤澤的含義,合在一起意味着有着芬芳的氣息和潤澤的感覺。
如果拆分部首和筆畫,香的部首是“艸”,總共有9畫,而澤的部首是“水”,共有8畫。
在古代,香澤的寫法略有不同。以“香”字來說,古代有時會将其寫作「祥」,意指吉祥美好。而“澤”字的古代寫法是「澤」,表示水源。這些寫法的變化都是由于漢字演變的曆史原因。
繁體字中,香澤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
下面是一些關于香澤的例句:
一些相關組詞有:芬芳、香氣、芳香、潤澤等。
近義詞可以是:芬芳、香氣。
反義詞可以是:惡臭、幹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