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頓挫抑揚的意思、頓挫抑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頓挫抑揚的解釋

形容詩文作品或音樂聲響等高低起伏、停頓轉折,和諧而有節奏。 宋 魏慶之 《詩人玉屑·靖節·休齋論<歸去來辭>》:“ 陶淵明 罷 彭澤 令,賦《歸去來》,而自命曰辭。迨今人歌之,頓挫抑揚,自協聲律,蓋其詞高甚。” 明 王鏊 《震澤長語·文章》:“ 子美 之作,有綺麗穠郁者,有平澹藴藉者,有高壯渾涵者,有感慨沉鬱者,有頓挫抑揚者,後世有作,不可及矣。”《九尾龜》第一回:“那一聲搖闆,卻唱得頓挫抑揚,十分圓穩。” 魯迅 《<集外集>序言》:“但這是當時的風氣,要激昂慷慨,頓挫抑揚,才能被稱為好文章。”參見“抑揚頓挫”。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頓挫抑揚"是一個漢語成語,主要用來形容詩文、音樂或言語等在節奏、聲調上的起伏變化,富有韻律感和表現力。其核心含義在于強調聲音或表達在行進過程中有停頓、轉折、高低、強弱的變化,而非平鋪直叙。

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 核心釋義:

    • 頓挫: 指停頓與轉折。在表達中,指聲音或語流的暫時中止、延緩或語意、情感的轉折變化。它使表達有張有弛,避免單調。
    • 抑揚: 指降低與升高。在聲調上,指聲音的低沉(抑)與高亢(揚)的交替變化。它形成聲音的起伏波動。
    • 整體: “頓挫抑揚”合起來,就是形容節奏、語調有停頓有轉折,有低沉有高亢,富于變化和韻律美。它強調的是動态的、富有層次感和感染力的表達效果。
  2. 應用場景:

    • 文學(詩文): 常用來評價詩歌、散文的朗讀節奏或内在韻律。好的詩文朗讀起來或品味起來,其音節、語調自然會有停頓、轉折、高低起伏,這就是“頓挫抑揚”。例如:“這首詩讀起來頓挫抑揚,非常有韻味。”
    • 音樂: 形容樂曲旋律的起伏變化,有休止、有強弱對比、有音高的升降,使得音樂充滿情感和表現力。例如:“這首曲子旋律頓挫抑揚,扣人心弦。”
    • 言語表達(朗誦、演講、戲曲念白): 指說話或朗誦時,根據内容和情感的需要,在語速、語調、音量上做出有意識的變化,如停頓強調、語速加快放慢、聲音壓低擡高,使表達更生動、更具感染力。例如:“他的演講頓挫抑揚,極具說服力。”
  3. 權威出處與參考: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對“頓挫”的解釋包含“(語調、音律等)停頓轉折”,對“抑揚”的解釋包含“(聲音)高低起伏”。雖然沒有直接列出“頓挫抑揚”詞條,但其構成語素的意義清晰指向聲音或韻律的起伏變化和停頓轉折。這是現代漢語最權威的規範詞典之一。(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商務印書館出版)
    • 《漢語大詞典》: 作為大型曆史性漢語語文辭典,其對成語的收錄和釋義更為詳盡。它明确收錄“頓挫抑揚”詞條,釋義為“形容詩文作品或音樂之聲高低起伏、停頓轉折,和諧而有節奏”。(來源: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編纂,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
    • 文學評論中的經典運用: 該成語常出現在對詩文、音樂、戲曲表演的鑒賞評論中。例如,魯迅在《藤野先生》中描寫學生會幹事托辭檢查講義時“聲音是頓挫抑揚的”,生動刻畫了其裝腔作勢的情态。(來源:魯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

總結來說,“頓挫抑揚”是一個高度評價性的成語,它描繪的是一種富有節奏感、層次感和情感張力的聲音或表達狀态,是優秀語言藝術和音樂藝術的重要特征。

網絡擴展解釋

“頓挫抑揚”是一個漢語成語,主要用于描述文藝作品、音樂或語言表達中的節奏與情感變化。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詞源與出處

使用場景

  1. 文藝作品:用于評價詩詞、散文的節奏變化,如“這首詩頓挫抑揚,情感充沛”。
  2. 音樂與演講:形容旋律或語調的強弱交替,例如“他的朗誦頓挫抑揚,極具感染力”。
  3. 人物性格:偶爾引申為描述人行為或情緒的複雜多變(需結合具體語境)。

近義詞與反義詞

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解析其他詞語,可提供具體詞彙。

别人正在浏覽...

白費班茅贲渾褊狹賓職不隨和差樊廠商淳正村末大邦提溜秃盧敦讓二崤飛天禍非戰工牌捍格哄犯灰頂活師挾赤兼包澆苛即命緝聽積羞成怒君側軍衣勘定客容擴澹郎罷連任馬大哈蠻箋象管沒首扪心自問秘戲圖莫侯疲瘠品制撲鼕遣興陶情傾瀉确立森敷賞恤商岩杓秉神魂搖蕩雙重人格四梵速藻擡揲屯坎我山無隙相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