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國體的意思、國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國體的解釋

(1) [minister]∶大臣輔佐國君,就像人體有股肱一樣,故稱大臣為國體

(2) [state system;form of the government]

(3) 國家的典章制度

(4) 國家的形式。大緻可分為君主國與*********。表明國家根本性質的國家體制,是由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來決定的

詳細解釋

(1).大臣輔佐國君,猶人之有股肱,故稱之為國體。《穀梁傳·昭公十五年》:“大夫,國體也。” 範甯 注:“君之卿佐,是謂股肱,故曰國體。”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志·流業》:“其德足以厲風俗,其法足以正天下,其術足以謀廟勝,是謂國體, 伊尹 、 呂望 是也。”

(2).國家的典章制度;治國之法。《漢書·成帝紀》:“儒林之官,四海淵原,宜皆明於古今,溫故知新,通達國體,故謂之博士。” 宋 陸遊 《謝台谏啟》:“望重朝綱,學通國體。” 清 姚瑩 《與陸制軍書》:“國體具存,紀綱不紊。”

(3).國家或朝廷的體統、體面。《明史·徐溥傳》:“外國相侵,有司檄諭之足矣,無勞遣使。萬一抗令,則虧損國體。”《平山冷燕》第一回:“今恐叨飲過量,醉後失儀,有傷國體。” 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史料一·鹹豐季年三奸伏誅》:“ 載垣 端華 均著加恩,賜令自盡……此為國體起見,非朕之有私於 載垣 端華 也。”

(4).表明國家根本性質的國家體制,是由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來決定的。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國體在漢語詞典中的核心含義指國家體制,包含政權性質與結構形式兩層核心内涵,其具體釋義及權威依據如下:

一、詞典定義與政治學内涵

  1. 國家根本制度

    指國家政權的階級屬性與組織形式,反映社會各階級的地位關系。《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明确國體為「國家的階級性質,即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例如我國憲法規定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即為國體表述。

  2. 政權組織形式

    在憲法學語境中,國體與政體(政權組織形式)構成國家制度的核心要素。如中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日本采用君主立憲制,均屬政體範疇,而國體則指向國家權力歸屬的本質屬性(《法學大辭典》)。

二、曆史文化中的特殊語義

  1. 國家體統與尊嚴

    古漢語中「國體」可指國家禮儀法度,如《漢書·成帝紀》載「溫故知新,通達國體」,此處強調國家典章制度的尊嚴性(《漢語大詞典》)。

  2. 日本「國體論」特指

    需注意日語借詞「國體」(こくたい)專指以天皇為核心的國家體制,此為特定曆史語境下的政治概念(《東亞政治思想研究》)。


權威參考文獻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鄒瑜, 顧明遠.《法學大辭典》.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1991.
  3.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4. 丸山真男.《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 東京大學出版社, 1952.

網絡擴展解釋

國體是一個政治學術語,指國家的根本性質,反映社會各階級、階層在國家中的地位。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1. 核心内涵
    國體即國家的階級本質,由統治階級的性質決定,體現為:

    • 各階級、階層在國家的統治與被統治地位;
    • 統治階級内部的領導與被領導關系。
    • 例如,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2. 決定因素
    國體的形成和更疊取決于社會經濟基礎和階級力量對比。


二、曆史類型

根據統治階級的不同,國體可分為:

  1. 奴隸制國家(奴隸主階級專政)
  2. 封建制國家(地主階級專政)
  3. 資本主義國家(資産階級專政)
  4. 社會主義國家(無産階級專政或人民民主專政)。

三、中國國體的特點

我國國體是人民民主專政,核心特征包括:

  1. 領導階級:工人階級(通過中國共産黨領導);
  2. 階級基礎:工農聯盟;
  3. 根本制度:社會主義制度;
  4. 本質屬性:對人民實行民主,對敵對勢力實行專政。

四、國體與政體的區别


五、相關延伸

如需更全面的分類或案例,可參考來源網頁。

别人正在浏覽...

愛民報童不近人情參伍錯縱逞筆沖日從祀焠針麤色疍戶點素氐房頂絲凍研餌釣兒童心理學副君杠衣孤外寒奧漢東流畫策皇孫車呼韓婦穢物交締家屬看家酷厲郎火狼吞虎咽論演淪猗庬澒孟母綿痼旁死魄攀爬鵬翼敲石祈賽睿博澀道韶顔稚齒生運輸納順時施宜束手束腳缌親四域訟閣湯寒通權達變完潔完理畏怯五筆橋五紀小遊神戲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