恸啕的意思、恸啕的詳細解釋
恸啕的解釋
痛哭。《武王伐纣平話》卷上:“太子慟咷大哭,心中懷恨無限。”
詞語分解
- 恸的解釋 恸 (慟) ò 極悲哀,大哭:恸哭。大恸。 筆畫數:; 部首:忄; 筆順編號:
- 啕的解釋 啕 á 〔嚎啕〕見“ 嚎”。 筆畫數:; 部首:口;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恸啕”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tòng táo,由左右結構的“恸”和“啕”組成。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 指極度悲傷地痛哭,常用于形容因極度悲痛而放聲大哭的狀态。例如:
《武王伐纣平話》中記載:“太子恸啕大哭,心中懷恨無限。”
2.詞義解析
- 恸:本義為“極度悲痛”,《說文解字注》中解釋為因悲傷而大哭。
- 啕:與“號啕”中的“啕”同義,指大聲哭喊。
- 組合後,“恸啕”強調情感強烈、哭聲悲切 的場景。
3.使用語境
- 多用于文學或曆史文本,現代口語中較少使用,屬于書面化表達。
- 常見搭配如“恸啕大哭”,突顯悲痛至極的情緒。
4.注意事項
- 讀音易錯:“恸”讀作tòng(非“dòng”)。
- 近義詞:痛哭、號泣;反義詞:歡笑、喜笑(資料中未明确提及,根據語義推測)。
5.示例拓展
- 現代例句:“聽聞噩耗,他當場恸啕,幾近昏厥。”
(注:此句為根據詞義模拟的用法,非文獻原文。)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武王伐纣平話》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恸啕的意思
恸啕(tòng táo)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哀號痛苦的呼喊聲。它通常用來形容人們因極度悲痛或痛苦而發出的悲聲。
拆分部首和筆畫
恸啕的部首是心(xīn)和口(kǒu),它的總筆畫數為19畫。
來源
恸啕最早出現在《樂府詩集》中的《大風歌》一詩中。在這首古代詩歌中,恸啕表達了作者面對逆境的悲憤和無力感。
繁體
恸啕的繁體字形為「慟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恸啕的字形可能與如今略有不同,但總體結構和意義保持一緻。
例句
1. 在葬禮上,親人們恸啕大哭,表達了無盡的悲痛。
2. 當聽到壞消息時,她恸啕了一聲,淚流滿面。
組詞
恸哭、啕哭、哀恸、痛哭
近義詞
痛罵、悲泣、號啕、哭泣
反義詞
歡笑、慶祝、喜悅、快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