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班筆的意思、班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班筆的解釋

典出《後漢書·班超傳》:“﹝ 超 ﹞家貧,常為官傭書以供養。久勞苦,嘗輟業投筆歎曰:‘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効 傅介子 、 張騫 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閒乎!’”後以“班筆”比喻文書瑣事。 唐 元稹 《紀懷贈李六戶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韻》:“ 班 筆行看擲, 黃陂 莫漫澄。” 金 李俊民 《酹江月·承濟之和複用元韻》詞:“未著 祖 鞭,先投 班 筆,老恨無才力。” 明 沉鲸 《鲛绡記·成婚被拿》:“ 溫 臺已遂室家謀, 班 筆須從盛世投。”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班筆”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詞語,其含義和用法主要與漢代班超的事迹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1. 典故出處
    源于《後漢書·班超傳》:班超早年家貧,常替官府抄書謀生,後感歎“大丈夫應效仿傅介子、張骞立功異域,安能久事筆研(硯)間乎”,遂投筆從戎。此即“投筆從戎”成語的來源。

  2. 本義與比喻義

    • 本義:班超棄筆從軍的舉動。
    • 比喻義:後以“班筆”代指枯燥的文書工作或瑣碎的文字事務,隱含對這類事務的厭倦或無奈。

文學引用與用法


近義詞與延伸


“班筆”以班超事迹為背景,從具體行為演變為對文書瑣事的代稱,常見于古代詩詞中,兼具曆史厚重感和文學意象。其核心在于通過典故傳遞對人生志向的思考。

網絡擴展解釋二

“班筆”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班筆是指一種用于班級管理和記錄學生表現的筆。在學校裡,老師常使用班筆來記錄學生的考勤、表現和作業等情況,以便更好地管理和了解班級的整體情況。 拆分部首和筆畫: 班筆的拆分部首是“⺾”(犬部),它是由字母“㇆”和“一”組成的。按照傳統的筆畫書寫順序,班筆的筆畫數為3畫。 來源和繁體: 班筆一詞是由國家語言文字工作*********正式發布的《通用規範漢字表》中規定的現代漢字。班筆的繁體字為「班筆」。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班筆的表達方式可能會有所不同,但其基本意義是相同的。在古代的字書中,班筆的寫法可能會稍有差異,但總體上仍然是以“⺾”作為部首,并且形狀和現代寫法相近。 例句: 1. 我們的班筆用完了,需要去買新的了。 2. 老師會使用班筆記錄每個學生的出勤情況。 組詞: 班級、筆記、管理、學生、記錄、出勤、情況 近義詞: 班級記錄筆、考勤筆、班級管理筆 反義詞: 個人用筆、自由記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