蹄迒的意思、蹄迒的详细解释
蹄迒的解释
亦作“蹏迒”。蹄爪的痕迹。 汉 许慎 《<说文解字>叙》:“ 黄帝 之史 苍頡 ,见鸟兽蹏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清 卢虬 《灯花记》:“夫兰釭一什器耳,灯心一细草耳,而无端如四象之生八卦,如蹄迒之形文字,宁非至异哉?” 章炳麟 《訄书·订文》:“名实惑眩,将为之别异,而假蹏迒以为文字。”
词语分解
- 蹄的解释 蹄 í 马、牛、猪等生在趾端的保护物,亦指有角质保护物的脚:蹄子。蹄筋。 笔画数:; 部首:足; 笔顺编号:
- 迒的解释 迒 á (鸟兽的)脚印。 车轮经过留下的痕迹:“轨尘掩迒。” 道路:“迒杜蹊塞。” 长。 笔画数:; 部首:辶;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蹄迒”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具体含义及用法如下:
1.基本释义
- 含义:指动物蹄爪留下的痕迹,尤其用于描述鸟兽行走后在地面或物体上形成的印迹。
- 构成:由“蹄”(动物足部的角质覆盖物)和“迒”(痕迹、足迹)组合而成,强调动物行动后的自然印记。
2.文献出处
- 最早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叙》,记载黄帝的史官苍颉通过观察鸟兽“蹄迒之迹”,受到启发而创造文字。
- 清代卢虬《灯花记》和章炳麟《訄书·订文》中也曾引用该词,用以比喻自然现象或文字形成的象征意义。
3.延伸应用
- 文化象征:古代常以“蹄迒”暗喻自然规律或文字起源,如章炳麟将其与文字假借现象关联。
- 文学描写:多用于诗歌或散文中,增强画面感,例如描述雪地、泥泞中的动物足迹。
4.注意区分
- 需与“蹄躈”(tí qiào)区别,后者是古代计算牲畜数量的术语(如“马蹄躈千”指200匹马),与痕迹无关。
总结来看,“蹄迒”是兼具实用与文学性的古汉语词汇,常用于描述自然痕迹或引申为文化符号。
网络扩展解释二
蹄迒的意思
蹄迒(pí huǒ)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动物蹄子上所带的铁套或者铁钉。它可以用于牲畜养殖、农耕和战争武器等方面。
拆分部首和笔画
蹄迒的拆分部首是走字旁和足部。它共有10个笔画。
来源
蹄迒的字形结构比较复杂,蹄字本义为蹄子,迒字表示铁丝或铁箍。蹄迒合在一起表达的意思,则指代着动物蹄子上所带的铁套或铁钉。
繁体
蹄迒的繁体字是蹄軛。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蹄迒的写法有所变化。蹄字的古代写法是“啻”或者“跐”,迒字的古代写法是“靰”或者“邜”。
例句
1. 农民给牲畜的蹄子上安装了蹄迒,以保护它们的蹄部免受伤害。
2. 军队在战争中使用蹄迒装备战马,增加其攻击力。
组词
蹄子、迒铁、铁钉、套装等。
近义词
蹄铁、蹄环、马钉。
反义词
足底、蹄膜。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