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節稅的意思、調節稅的詳細解釋
調節稅的解釋
個人收入調節稅是1987年1月1日起國家向居住在中國境内的公民征收的。是為了要有利于善于經營的企業和誠實勞動的個人先富起來,合理拉開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貧富懸殊,堅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進效率提高的前提 * 現社會公平。對過高的個人收入,要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調節,運用稅收杠杆適當調節各類社會成員的收入水平。
詞語分解
- 調的解釋 調 (調) à 安排處置:調令。調用。調度(?)。調動。調任。調防。調兵遣将。 訪查了解:調查。調研。 音樂上高低長短配合和諧好聽的一組音,字音的高低升降:調子。調號。調式。腔調。曲調。大調。小調。南
網絡擴展解釋
調節稅,特指中國曾實行的“個人收入調節稅”,其詳細解釋如下:
1.定義與目的
個人收入調節稅是國務院于1987年開征的稅種,主要針對中國境内有住所且取得收入的公民,旨在通過稅收杠杆調節收入差距,防止貧富懸殊,體現社會公平,促進經濟穩定發展。
2.曆史背景
- 開征時間:1987年1月1日。
- 廢止時間:199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後,該稅種被廢止,由現行個人所得稅制度取代。
3.應稅項目
包括工資薪金、承包轉包收入、勞務報酬、財産租賃收入、知識産權收益、稿酬、利息股息紅利等8類收入。
4.稅率與征收方式
- 根據收入來源,分别采用超倍累進稅率(適用于工資薪金等)和比例稅率(適用于其他收入類型)。
- 僅對超過規定标準的收入部分征稅,體現“高收入多繳稅”的原則。
5.與現行稅制的區别
調節稅是個人所得稅的前身,兩者核心差異在于:
- 調節稅:僅針對中國公民,稅率結構相對簡單。
- 現行個稅:覆蓋更廣泛的納稅人(包括外籍人士),采用綜合與分類結合的稅制,稅率層級更細化。
如需了解當前個人所得稅政策,可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或稅務部門官方文件。
網絡擴展解釋二
調節稅
《調節稅》是指政府通過調整稅收政策,以達到調節經濟發展和社會公平的目的的一種稅收形式。其拆分部首為言和貝,筆畫數為14畫。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使用。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較為繁瑣,與現代稍有不同。關于《調節稅》這個詞的古代漢字寫法相對難以确定,因為它是近代經濟概念的産物,在古代并沒有類似的概念。但我們可以通過推斷,将“調”字理解為調整和平衡,将“節”字理解為調和和控制,來找到類似的古代漢字寫法。
以下是《調節稅》一詞的例句:
- 國家采取調節稅的方式來平衡不同行業之間的利益。
- 通過調節稅收政策,政府可以引導消費者更加合理地使用資源。
與《調節稅》相關的組詞有:調節、稅收、財政、經濟。
與《調節稅》意思接近的詞語有:調整稅、調控稅、平衡稅。
與《調節稅》意思相反的詞語有:減稅、免稅。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