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高貌。《文選·張衡<西京賦>》:“幹雲霧而上達,狀亭亭以苕苕。” 李善 注:“亭亭、苕苕,高貌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漸江水》:“山有三嶺,枕帶 長江 ,苕苕孤危,望之若傾。” 王闿運 《上征賦》:“匪峭峻而夐崇,羌渾渾而苕苕。”
(2).遠貌。《文選·謝靈運<述祖德詩>之一》:“苕苕歷千載,遙遙播清塵。” 劉良 注:“苕苕、遙遙皆遠也。” 五代 馮延巳 《酒泉子》詞:“苕苕何處寄相思。” 王闿運 《上征賦》:“歷千年之苕苕,空靡曼以文飾。”
“苕苕”是漢語疊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綜合多個權威詞典解釋:
一、基本釋義
高聳貌
形容物體高峻挺拔的姿态。如《水經注》描述山嶺“苕苕孤危,望之若傾”,《西京賦》用“狀亭亭以苕苕”形容建築直入雲霄的巍峨感。
遙遠貌
指時間或空間上的悠遠漫長。謝靈運《述祖德詩》中的“苕苕曆千載”,即用此意表現千年時光的綿延。
二、讀音與關聯釋義
“苕苕”本義側重形态的崇高與時空的遼遠,現代方言中單字“苕”則衍生出與植物、食物相關的含義及俚語用法。
《苕苕》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來形容某物生長得旺盛茂密,充滿生機。
《苕苕》由左右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艹”部,右邊是“㫃”部。
拆分筆畫:《苕苕》共有七畫。
《苕苕》的來源可以追溯至古代漢字,它最早是描述植物的茂盛生長狀态。在傳承中,逐漸演變為現代漢語中表示茁壯生長的形容詞。
在繁體字中,苕苕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苕苕的寫法可能略有差異。舊時的寫法中,可能使用不同的筆畫順序和形狀,但整體基本一緻,仍能識别。
1. 這片森林裡的草木苕苕,生機勃勃。
2. 春天的田野上,麥苗苕苕,一片金黃。
1. 苕坪(代指生長茂盛的坪地)
2. 苕霸(形容某人在某領域極具競争力)
3. 苕幫(指某個組織或團體中有影響力的人物)
1. 茁壯、蔥茏
2. 茂盛、繁茂
1. 殘破、凋零
2. 荒蕪、蕭條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