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薪膽的意思、薪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薪膽的解釋

(1).卧薪嘗膽。比喻刻苦自勵,發憤圖強。 元 王逢 《書無題後偶感燕太子丹事》詩之三:“幾年薪膽泣孤嬰,一夕南風馬角生。” 明 張煌言 《上魯國主啟》:“臣焚香開讀,知主上薪膽憂危,較昔倍甚。” 柳亞子 《明思文皇帝忌辰作》詩:“薪膽生涯惟此日,滄桑浩劫竟成灰。”

(2).引申為發憤圖強的動力。 ********* 《這一周》:“我們在這一天,應該回思過去一切的痛史,以作國民的薪膽。”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薪膽"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深厚曆史文化内涵的詞語,它是成語"卧薪嘗膽"的縮略形式,其核心含義源于中國古代著名的曆史典故,象征着刻苦自勵、發憤圖強、不忘屈辱、立志雪恥的精神。

詳細釋義:

  1. 本義與典故來源:

    • 該詞直接關聯春秋時期越王勾踐的故事。據《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記載,越國被吳國打敗後,越王勾踐立志複仇。他回國後,晚上睡在柴草堆上("卧薪"),并在住處懸挂苦膽,吃飯睡覺前都要嘗一嘗膽的苦味("嘗膽")。此舉是為了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記戰敗亡國的恥辱,激勵自己奮發圖強。經過長期準備,越國最終打敗了吳國。
    • 因此,"薪膽"二字,字面上指"柴草"和"苦膽",但組合在一起,其核心意義在于指代勾踐這種以艱苦的環境和方式警醒自己、磨砺意志、不忘仇恨、立志複仇的具體行為和内在精神。
  2. 引申義與象征意義:

    • 刻苦自勵: 指主動選擇艱苦的環境或方式,用以磨練自己的意志和品格。
    • 發憤圖強: 在遭受挫折或失敗後,不甘沉淪,下定決心,努力使自己強大起來。
    • 不忘屈辱/仇恨: 時刻銘記曾經遭受的失敗、恥辱或仇恨,以此作為前進的動力。
    • 立志雪恥: 最終目标是為了洗刷恥辱,報仇雪恨或實現目标。
    • 堅韌不拔的毅力: 象征一種長期堅持、忍受艱苦、目标明确的頑強意志力。
  3. 現代用法:

    • 在現代漢語中,"薪膽"一詞單獨使用的情況相對較少,更常見的是使用完整的成語"卧薪嘗膽"。
    • 當使用"薪膽"時,其含義與成語"卧薪嘗膽"完全一緻,用于形容或贊揚那種身處逆境或遭遇失敗後,能夠忍辱負重、勵精圖治、艱苦奮鬥,最終實現目标的精神和行為。常用于描述個人、團體或國家在困境中奮起的決心和行動。
    • 例如:"他懷着薪膽之志,十年磨一劍,終于取得了成功。" 或 "公司經曆低谷後,全體員工薪膽自勵,終于扭虧為盈。"

權威性來源參考:

"薪膽"濃縮了"卧薪嘗膽"這一著名成語的精髓,其核心含義是形容為了達成目标(尤其是雪恥複興),而刻苦自勵、發憤圖強的精神和行為。它源于越王勾踐複國的曆史故事,承載着中華民族文化中關于堅韌不拔、忍辱負重、逆境奮起的深刻寓意,至今仍被廣泛用于激勵人們在困難面前保持鬥志,不懈奮鬥。

網絡擴展解釋

“薪膽”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與曆史典故“卧薪嘗膽”密切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比喻刻苦自勵、發憤圖強
    源自“卧薪嘗膽”的典故,指通過艱苦的生活和堅定的意志激勵自己,追求目标。例如:元朝王逢的詩句“幾年薪膽泣孤嬰”,以及李大钊提到的“國民的薪膽”,均強調以苦難為動力奮發圖強。

  2. 引申為發憤圖強的動力
    指代激勵人奮進的内在力量,如柳亞子詩句“薪膽生涯惟此日”,将“薪膽”視為支撐信念的源泉。

二、典故與用法

三、近義詞與關聯詞

四、現代意義

現多用于形容個人或集體在逆境中保持堅韌、努力進取的狀态,例如:“他以薪膽之志,終成事業。”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詳細出處,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案典八案寶屧禀假不慭遺參夷蟾魄敕局饬刑崇班怠戲單鈎膽戰心寒發橫耍野繁委風望分類學富族格式塔心理學工本刮刮雜雜關陸漢臯珠黑鳢衡從宏觀經濟黃甘甘回轉踐阼節財錦上添花緊屯屯局外之人課金肯堂肯構口誦心維揆文奮武靈囿扪虱而談女招待員貧丁平衍曠蕩鉛察淺學漆灰青緺秋鲊人身保險熱食柔軟擅管神學絲斤肆覽王不留行亡窮晚婚溫淡文帥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