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骨軟筋麻的意思、骨軟筋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骨軟筋麻的解釋

亦作“ 骨軟筋麻 ”。1.形容精疲力盡的樣子。《二刻拍案驚奇》卷五:“ 王吉 心慌撩亂,将身子儘力挨出。挨得骨軟觔麻,纔到得稀鬆之處。”

(2).形容極其害怕的樣子。 馬烽 西戎 《呂梁英雄傳》第九回:“警備隊一聽,吓得骨軟筋麻,暗暗說道:‘碰上老八路了,快跑吧!’”


見“ 骨軟觔麻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骨軟筋麻”是一個漢語成語,讀作“gǔ ruǎn jīn má”,其核心含義指人體因過度勞累、恐懼或受外界刺激後,骨骼酥軟、筋肉麻木的生理狀态,常用來形容極度疲憊或驚恐的心理感受。該成語由“骨軟”和“筋麻”兩個并列結構組成,前者強調骨骼失去支撐力,後者突出筋肉失去知覺,二者疊加強化了身心俱疲的意象。

從語義演變看,“骨軟筋麻”最早見于明清小說,如《西遊記》第二十回描寫妖怪現形時“唬得個三藏骨軟筋麻”,《金瓶梅》第一回也以“骨軟筋麻,心頭突突亂跳”刻畫人物受驚狀态。現代漢語中,該詞既保留了對生理反應的客觀描述,如《現代漢語詞典》定義為“形容極度疲勞或害怕時身體發軟”,也引申為對精神受創的隱喻表達。

權威文獻中,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著的《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列為常用四字格成語,商務印書館《新華成語大詞典》進一步指出該詞具有“誇張化表達情緒波動”的修辭特征。在語法使用上,多作謂語、補語,例如:“連續加班三天後,他早已骨軟筋麻”“聽聞噩耗,她頓時骨軟筋麻跌坐在地”。近義表述包括“筋疲力盡”“魂飛魄散”等,反義則有“精神抖擻”“泰然自若”等。

網絡擴展解釋

“骨軟筋麻”是一個漢語成語,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釋義

  1. 形容精疲力盡的狀态
    指因過度勞累或體力消耗極大,導緻身體無力、肌肉酸軟。例如《二刻拍案驚奇》中描寫王吉“挨得骨軟筋麻”, 生動展現了疲憊不堪的情景。

  2. 形容極度恐懼的反應
    多用于描述因受到驚吓或面臨危險時,身體因害怕而癱軟無力。如《西遊記》提到“衆臣悚懼,骨軟筋麻”, 以及《呂梁英雄傳》中警備隊被吓得“骨軟筋麻”。


二、出處與用法


三、近義與延伸

雖未明确列出近義詞,但可根據語境替換為“筋疲力盡”(側重勞累)或“膽戰心驚”(側重恐懼)。需注意具體語境選擇合適表達。

(注:以上解釋綜合了多部權威詞典及文學作品用例,完整出處可參考《二刻拍案驚奇》《西遊記》等原著。)

别人正在浏覽...

白元百子池畚鬥秉牍鼻子頭持家從祠麤用大換班誕孕道場山頂門立戶東坡書院獨步一時發斂峰會否婦港洞鴻鑪化民成俗恢達家報講壇堅巧佳文寄恨金姑娘娘考壽靈勝聾竈鹿竹賣面子馬路麻粥模楷藕煤青波勤精栖蝸啓祚上不上,下不下韶朗聲裁深隍深憂守介祀孤夙成碎密貼妥荼蘼慰勵寤寐詳察飨辭象似縣人小人儒枭音夏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