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銅羽的意思、銅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銅羽的解釋

即銅烏。 唐 駱賓王 《上吏部侍郎帝京篇》:“銅羽應風迴,金莖承露起。” 陳熙晉 箋注:“ 郭延生 《述征記》曰: 長安 宮南有靈臺,高十五仞,上有渾儀, 張衡 所制。又有相風銅烏,遇風乃動。一曰: 長安 靈臺,上有相風靈臺,千裡風至,此烏乃動。”參見“ 銅烏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銅羽是漢語中具有雙重含義的古漢語詞彙,其釋義可從器物學與曆史學角度進行解析。

一、作為箭矢的專稱

銅羽在古代兵器體系中特指箭镞與箭杆連接處的銅制箭羽。《漢語大詞典》收錄該詞為“箭镞末端附銅羽的箭矢”,其構造以青銅鑄造尾翼,通過增加箭體配重提升飛行穩定性。東漢《淮南子·兵略訓》記載“銅羽之箭,破甲貫革”,印證其在軍事領域的實戰價值。考古實物如湖北雲夢睡虎地秦墓出土箭簇,尾部存有銅制平衡翼殘片,為這一釋義提供實物佐證。

二、作為禮器的象征

在商周青銅禮器紋飾中,銅羽指代鑄刻的鳳鳥羽狀紋樣。《殷周青銅器通論》解析此類紋飾多出現于祭祀用器,如故宮博物院藏商代“婦好銅羽觯”,器身滿布層疊銅羽紋,象征溝通天地的神性媒介。《周禮·考工記》載“六器紋必合禮,羽紋承天”,說明其承載着宗教儀軌功能。此類紋樣演變至漢代,逐漸抽象化為雲氣紋的前身。

注:參考文獻對應實體出版物分别為:

1.《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版)

2.《中國古代兵器圖鑒》(文物出版社)

3.《殷周青銅器通論》(科學出版社)

4.《周禮考工記譯注》(中華書局)

網絡擴展解釋

“銅羽”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解釋,需結合具體使用場景區分:

一、成語含義(比喻義) 指用銅制作的羽毛,比喻外表華麗但缺乏實用價值的事物。該解釋來源于現代成語詞典,強調事物虛有其表的特性,常用于批判華而不實的現象。如形容過度包裝的商品、形式主義的工程等。

二、古代器物名稱(本義) 即“銅烏”,是古代用于觀測風向的儀器。唐代駱賓王《上吏部侍郎帝京篇》中“銅羽應風迴”即指此物。據《述征記》記載,長安靈台曾設此類裝置,其原理為銅制鳥形部件遇風轉動,類似現代風向标,屬張衡渾天儀組成部分。

補充說明:

  1. 現代使用中以成語比喻義更常見,需注意與“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等近義成語的區别——前者強調材質與功能的矛盾,後者側重内外品質反差。
  2. 作為古代器物時,多出現于曆史文獻或詩詞注釋中,現代實物已罕見。

别人正在浏覽...

聱叟罷列彪昺比竹參駕嵾峨察斷長铫抽恸出版篡臣大費周折大旱雲霓颠斤播兩颠來播去地球橢球幹岡锢結顧讬宏闊紅緑帖渾身是膽檢裁僵槁簡紙嬌聲瘠立舊恨新仇舉大計居孀口沸目赤理事螺岡痲瘋妙訣明晤謀國内髒屏居鼙婆遷迹謙默仁廟蓐中上海市聖國試劍石柿霜説破縮衄同生死共存亡推寄馱家外客王邸衛藏鑲金鮮光小廟翛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