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言推心置腹。《宋書·武帝紀中》:“推寄相與之懷,正當如此?”《資治通鑒·晉安帝義熙十一年》:“推寄相與,正當如此。” 胡三省 注:“推寄,謂推心置人腹中也。”
“推寄”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tuī jì,其核心含義為推心置腹,即真誠相待、信任他人。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根據古籍記載,“推寄”指将内心想法或情感坦誠交付他人,強調信任與真誠。例如《宋書·武帝紀中》提到“推寄相與之懷,正當如此”,《資治通鑒》中胡三省注解為“推寄,謂推心置人腹中也”。
用法與語境
多用于描述人際交往中的信任關系,常見于文言或曆史文獻中。例如:“兩人推寄相與,共謀大業”即表示雙方以誠相待、合作無間。
常見誤解
部分現代解釋(如)誤将“推寄”理解為“推送寄送”,這可能是對詞語的拆分曲解。實際上,其本義與“傳遞物品”無關,而是情感層面的交付。
相關詩詞與文獻
如宋代詩人王珪的《和孫節推寄羅發運》中,通過“一瓢賢巷僻如山”等句,暗含以誠相待的意境,與“推寄”的用法呼應。
“推寄”是古漢語詞彙,強調真誠信任的交往态度,需結合曆史語境理解,避免與現代詞彙混淆。
《推寄》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通過代人轉交信件或物品。
《推寄》是由部首“扌”(手)和部首“㢦”(兀)組成,總共有13畫。
《推寄》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當時沒有快遞或郵政系統,人們需要通過他人轉交信件或物品,所以形成了這個詞語。
《推寄》的繁體字為「推寄」。
在古時候,推寄的寫法可能與現代寫法略有不同,但基本上保持了相同的意思。
1. 我将這封信推寄給他的朋友。
2. 他将這個包裹推寄給了郵局。
推薦、推廣、寄托、郵寄、轉寄
轉交、轉寄、轉發
收下、保留、保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