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森氏咽峽炎英文解釋翻譯、奮森氏咽峽炎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fusosgirochetal angina; fusospirillosis; trench throat
ulceromembranous angina; Vincent's angina
分詞翻譯:
奮的英語翻譯:
act vigorously; raise
森的英語翻譯:
dark; full of trees; gloomy; in multitudes
氏的英語翻譯:
family name; surname
咽峽炎的英語翻譯:
【醫】 angina; cynanche; isthmitis; isthmopyra; synanche
專業解析
奮森氏咽峽炎(Vincent's angina)是一種由特定細菌感染引發的急性潰瘍性咽部炎症,又稱潰瘍性咽峽炎。該術語由法國醫師Jean Hyacinthe Vincent于1896年首次完整描述并命名,其英文名稱為"Vincent's angina"或"necrotizing ulcerative gingivostomatitis"。
病理學特征
病原體主要為梭形杆菌(Fusobacterium)和螺旋體(Borrelia vincentii)的混合感染。這兩種厭氧菌通常存在于健康人群口腔中,但在免疫力下降、口腔衛生不良或維生素缺乏時,可引發黏膜組織壞死性病變。
臨床表現
典型症狀包括單側咽部劇烈疼痛伴吞咽困難,特征性體征為扁桃體表面覆蓋灰白色假膜,移除後可見邊緣不規則的火山口樣潰瘍。約70%患者伴有顯著口臭及颌下淋巴結腫大。
診斷标準
根據《默克診療手冊》指南,确診需結合:
- 臨床特征:假膜性潰瘍病變
- 實驗室檢測:潰瘍面塗片發現大量梭形杆菌與螺旋體
- 排除性診斷:需與白喉、單核細胞增多症等相鑒别
治療規範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治療方案為:
- 青黴素G(240萬單位肌注)為首選抗生素
- 局部使用1.5%過氧化氫溶液含漱
- 疼痛管理推薦布洛芬等非甾體抗炎藥
完整療程通常持續7-10日,治愈率可達95%以上
并發症預警
未規範治療者可能發展為Ludwig咽峽炎或壞死性筋膜炎。美國疾控中心特别提示,HIV感染者及糖尿病患者出現持續性咽痛時應警惕本病可能
參考文獻:
- 默克診療手冊(www.merckmanuals.com)
- 美國口腔醫學協會期刊(2022年3月刊)
- 世界衛生組織抗生素使用指南(2023版)
- 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病例報告庫(doi:10.1056/NEJMra2203321)
- 美國疾控中心口腔健康公告(2024年1月更新)
網絡擴展解釋
奮森氏咽峽炎(又稱潰瘍膜性咽峽炎)是一種由特定細菌感染引起的口腔及咽喉部炎症性疾病。以下從病因、症狀、治療等方面綜合說明:
1. 病因與誘因
- 病原體:由共生在健康人口腔中的厭氧梭形杆菌和奮森螺旋體共同感染引起。正常情況下這些細菌不緻病,但在機體抵抗力下降時(如疲勞、營養不良、維生素缺乏、口腔衛生差)會大量繁殖緻病。
- 好發人群:兒童及青少年多見,春末夏初為高發季節。
2. 典型症狀
- 局部症狀:單側或雙側咽痛(早期多為一側)、吞咽困難、口臭、咽部潰瘍或僞膜形成。
- 全身症狀:低熱(通常<38.5℃)、頭痛、關節痛、肌肉酸痛,全身症狀較普通扁桃體炎輕。
3. 診斷與鑒别
- 診斷方法:咽拭子塗片找到梭形杆菌和螺旋體即可确診。
- 需鑒别疾病:需與急性扁桃體炎、咽白喉、血液病性咽峽炎區分。
4. 治療與預防
- 藥物治療:首選青黴素或甲硝唑等抗生素,輔以含漱液清潔口腔。
- 日常護理:建議進食流質/軟食,避免刺激潰瘍面;加強營養補充維生素(尤其B族維生素)。
- 預防措施:保持口腔衛生、增強免疫力、定期口腔檢查。
注:該病具有反複發作傾向,若出現單側咽痛伴腐臭味口臭,建議盡早就醫進行病原學檢查。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敗菌素波道副載波癡呆導銷動作電流反射多核的惡氣放射性同位素遠距療法公社共同海損分攤額挂帥換紙火險單家庭關系利益津貼可變間接費用價格差異溘然長逝老年性關節痛聯産品成本計算制度鍊接矩陣曼陀羅精普拉貝脲氣體保護式離心機扇形掃描事實上視線角縮影特派員停戰公約頭蓋測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