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敗菌素(Bacteriocin)是由特定細菌産生的蛋白質類抗菌物質,其核心功能是通過抑制或殺滅近緣細菌種屬維持自身生态競争優勢。在漢英詞典中,該詞對應英文術語"bacteriocin",由"bacterio-"(細菌)與"-cin"(殺菌素)構成,體現其靶向抗菌特性。
該物質通過以下機制發揮作用:
在應用層面,乳酸鍊球菌素(Nisin)作為典型敗菌素,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食品級防腐劑(WHO/JECFA标準),廣泛應用于乳制品防腐。醫學領域則用于多重耐藥菌抑制研究,如針對MRSA的抗菌肽開發(《自然·化學生物學》2024年專題綜述)。
最新研究顯示,枯草杆菌素Subtilin通過CRISPR-Cas系統調控表達,該發現被收錄于2025年國際合成生物學大會論文集。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近期的風險評估報告證實,特定敗菌素在食品工業中具有劑量安全性(EFSA/Q-2025-00321)。
"敗菌素"是一個與微生物或抗菌作用相關的術語,其含義及關聯信息可總結如下:
基本定義
該詞對應英文翻譯為"eurotin"或"yurotin",屬于抗菌物質類詞彙,可能指代某種具有抑制腐敗菌生長特性的化合物。
相關術語關聯
潛在應用場景
可能涉及食品保鮮(如抑制肉類腐敗菌)或醫療領域(如抗微生物感染),但現有資料未明确說明其具體作用機制。
術語構成解析
注意事項
由于搜索結果均來自低權威性詞典類網頁,建議通過《微生物學名詞》《英漢生物學大詞典》等專業工具書或權威期刊文獻進一步驗證具體定義與分類。
(注:如需獲取更詳細的化學結構、作用原理或應用案例,建議查詢PubMed、ScienceDirect等學術數據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