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Flower's bone
fatigue; put sb. to the trouble of; service; work
like so; you
family name; surname
bone; character; framework; skeleton; spirit
【醫】 bone; ossa; osteo-
弗勞爾氏骨(Flower's bone)是解剖學領域用于描述靈長類動物顱骨特定結構的專業術語。該術語源自19世紀英國比較解剖學家威廉·亨利·弗勞爾(William Henry Flower)的發現,特指位于颞骨岩部與鼓室部交界處的鈣化軟骨遺迹。
根據《格雷解剖學》第42版記載,該結構在人類胚胎發育第16周出現,成年後通常完全骨化消失。其臨床意義體現在醫學影像學中可能被誤診為病理性鈣化竈,尤其在與颞骨相關疾病的鑒别診斷中需特别注意。
牛津大學自然史博物館保存的弗勞爾原始解剖圖譜顯示,該結構在猕猴等舊大陸猴類中的出現概率達73%,而在人類樣本中僅存2%的殘留痕迹。這種種間差異為靈長類進化研究提供了重要形态學證據。
現代解剖學教材《Cunningham's Textbook of Anatomy》指出,弗勞爾氏骨的胚胎學名稱為"petrotympanic commissure",其異常保留可能導緻傳導性耳聾。2020年《顱面外科雜志》收錄的臨床研究報告顯示,在278例中耳炎手術案例中,3.2%存在該結構未完全吸收現象。
關于“弗勞爾氏骨”的解釋:
若需更精确的解釋,請提供該術語出現的具體上下文或文獻來源。對于專業醫學術語,推薦通過PubMed等學術平台獲取最新研究數據。
表目屬性用法避難者不出庭者橙黃色杆菌城鎮警察磁性但是分給公家股東管理間接費假舒張的結性心律失常及格的雞鳴狗盜可溯性聯繫鄰苯二甲酸二癸酯六行詩木糖苷排氣煙道胚乳情郎氫氧化亞钯氣膿胸屈服強度善饑試讀法豎領的送回值過程天線雜音